动权。”
“并且还能通过黄河北岸的支流,深入燕国腹心之地……只要他不冒进,可谓是立于不败之地了。”
“除非燕国能组建一支水师,把桓温军赶上岸,否则就只能被动防守。”
李忠补充道:“但金乡通往黄河的水道狭窄时常干涸,为了保险起见,最好能出兵拿下石门要道。”
“如此一来就算是金乡的清水河干涸,也能从这里运送粮草。”
林兴烛说道:“两位说的我都同意,等打通前往黄河的水道,桓温军就能掌握战场的主动权。”
“但下一步的进攻目标非常重要,虽然可以进攻的点很多,但如果是我会直捣邺城。若能打下这里,北伐大业就成了一半。”
卢壑说道:“我也认为突袭邺城,速战速决最好。”
另外还有好几个将领也支持奇袭邺城,实在是邺城离黄河太近了,上岸走一百多地就到了。
刘猛却否定道:“不妥,邺城和黄河之间还有一个军事重镇枋头,有它横亘中间晋国的水师就无法通行。”
“若直捣邺城就只能走陆路,但晋军缺少骑兵,而燕国最强的恰恰是骑兵。”
“且邺城城墙坚固,桓温又没有火炮短时间很难攻得下来,必将陷入对峙。”
“到时候燕军只要以优势骑兵骚扰晋军的补给线,就能活活把他们拖死。”
“走陆路无异于以短击长,乃取死之道。我相信桓温必然不会这么做,而是选择在枋头和燕军决战。”
文易虽然没有表态,但内心和刘猛是同样的看法。奇袭邺城看起来很好,实际上和魏延的子午谷奇谋没什么区别。
贺方也支持道:“我也以为桓温会把决战放在枋头,但胜负难料。虽然桓温兵力强盛,然燕国也不可小觑。”
“慕容评虽然为政昏庸,但也是一员战功赫赫的大将,必然会集结全国之力以抗。
“又有慕容垂这样的帅才在,桓温想讨到便宜并不容易。”
“且秦国苻坚和王猛都是雄才大略之人,不会坐视不理,必然会派出援军。”
“桓温想赢只能在秦军达到之前先击败燕军主力,否则等秦军到达,他胜算渺茫。”
“不过他有水师之利,只要不轻兵冒进,打不赢还是能撤回去的。”
众人看着地图,推演战场局势,愈发觉得他们说的有道理,此战的关键就在于桓温能不能快速突破枋头防线。
这时很少发言的武横开口说出了一个谁都没有留意到的问题:
“诸位有没有想过,每年的五到七月份以及十二月到来年二月份是黄河的枯水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