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林镇位于雁门城东北三十余里外,说它是镇,但是总人口其实只有三百来户,不过此镇正南方的大片良田有滹沱水灌溉,而且又产出皮薄肉厚、甘甜的贡枣,所以枣林镇虽然小、人口少,但家家户户有余粮、家家户户有闲钱,是代州远近闻名的富庶之乡。
在开皇初期,大隋王朝和突厥汗国发生正并州的战场主要集中在云州、朔州,而包括枣林镇在内的代州则是大隋王朝的战略纵深,甚至多次被突厥骑兵杀到雁门城下,突厥军所过之处,杀得尸横遍野、血流成河,这惨重的代价和教训,也让脱离战争苦海不久的枣林镇村民对战争特别敏感。
他们知道战争时期的军队每到一个地方,首先做的事情就是收缴百姓钱粮为己用,如果遇到军纪好一点的军队,或许只是谋取钱财,如果遇上军纪恶劣的军队,则是家破人亡了。故而,饱受战乱之苦的村民们听到汉王谋反、叛军来袭的消息,便毫不犹豫的迅速收拾行囊,连门都不锁就拖家带口的逃进县城、或是逃入勾注山。
之所以不锁门,是村民知道锁也没用,如果锁了,恐怕连房子都被推倒;敞开着的话,过往军队说不定还能给他们留下一个完整的房屋。他们这些认知、意识、做法,无不诠释着乱世之民的无奈、悲哀、牺牲。
没有村民的枣林镇已经冷清了很长一段时间了,而当一万多名精骑一到,小镇一下子又变得热闹了起来,虚掩着的每家每户都住满了士兵,将士们从幽州蓟县昼夜疾驰至今,都已经疲惫不堪,大家找到安歇之处倒头便睡,哪怕是战马也在休整中。
经过短暂的热闹,沐浴在暮色中的枣林镇又安静了下来,大部分士兵都呼呼大睡,只有杨集安排的数百名斥候在小镇四周二十里内侦察,而镇内也有三旅士兵轮流巡逻。
靠近镇中心的一个大院,被杨集“征”为临时指挥部,杨集还不知道杨义臣已经率领两万精兵从朔州赶来,他此时正在正堂之内,对着挂在墙上的地图前思索破敌之策。
虽然他也取得了一连串以少胜多的战绩,可那是武器装备低劣、战意不高、军纪不严的异族,而现在的交战双方,武器装备、精锐程度、作战方式、作战意志完全一样,敌军兵力却足足是他的四倍之多,这不仅是他从军以来,所面临的最为严峻的考验,同时也使他没有本土作战经验的缺陷无数倍的放大。
经验上的缺失,令他现在就像是一个对决中原名帅的异族将领一样,感觉怎么搞都无从下嘴、感觉怎么搞都有问题。如果他真的是无知无畏的异族将领,那么反倒没有这么多的顾虑,但是他的肚子里偏偏又有点货,而且还了解中原将领作战的方式是诡计多过于硬战,故而又不敢像无知无畏的异族将领那样,不管不顾的莽到底。
“大王,李参军回来了。”就在杨集万分纠结之际,门口传来了亲兵的禀报。
“让他进来吧!”杨集想不出破敌之策,索性不对自己抱希望了,决定把这个棘手问题交给手下文武来探讨,等大家集思广益、意见趋于统一,自己再作决断便是了。
片刻功夫,李大亮带着侯莫陈步入房间,行礼道:“禀大王,卑职已将口信转述给李总管。”
“好!”杨集看了李大亮身后的侯莫陈乂一眼,问道:“这位将军眼生得很,你是……”
侯莫陈乂不等李大亮介绍,便上前深施一礼:“下官乃是代州都尉侯莫陈乂,奉李刺史之命,特有协助大王。”
大隋王朝的军队有常备军、有预备役一般的府兵、有维护地方治安的州兵这三大体系,看起来十分清晰明确,可是隋朝的军事指挥系统、军官归属和官职品级却是十分复杂、另类。
直属于朝廷的常备军比较好理解、指挥系统也比较单一,而同属于地方军的府兵和州兵就不同了,这两大体系一起在地方上并存,主战的府兵由总管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