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里面熬着的都是上土豆炖肉汤。巡骑哨探自前线返回,随时都能有一碗热汤下肚。
因为天气已经入夏,酷暑到来,在这天气打仗也是件要命的事情,甚至一不小心可能就中暑倒下一大片。各种消暑药材却已经运上来在各营之中准备好了,每日都要熬出一大锅一大锅的凉茶出来供军士们取用。
这些凉茶可是西阳王指定的配方,由桑叶、菊花、金银花、竹叶、薄荷、茅根、罗汉果等清热解毒的药材熬制而成,虽然熬出来味道不怎么样,但是的确是真消暑,反正那些出营的斥候塘骑哨探很少有听说中暑的。
在这个河北大地饿殍遍野的时代,这种待遇可谓是神仙待遇了,西阳王厚遇如此,这些老卒自然明白,临阵之际当以血战报之!
如此优丰厚的供应,背后自然是有庞大的后勤保障体系在支撑。不只是荀蕤,整个河南的的官吏都忙碌起来,征集民夫,筹集粮草。更有黄河以南洛阳之地的那么多丰厚积储都被调运出来,源源不绝的朝北运送,最后再转运到前线来。这其中离不开司马珂这些年在河南之地提拔的寒门士子为官,以及招贤令招募的官员的功劳。
众官员都知道,自己是西阳王的门生,跟西阳王也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虽然他们不能上阵厮杀,但是在后勤保障上,绝不敢给司马珂拖半点后腿。
除了黄河以南,江南诸州,尤其是京口、荆州和南豫州之地的粮草和战略物资,也随着水路到了襄阳,再从襄阳走陆路到河南之地。
总之,这场渡河北伐之战,将大半个大晋都调动了起来。参与这些军需转运,动员民夫之事,奔走于途的大晋官吏足有数千,而日日在道中转运军资粮饷的民夫,则足有十数万以上!
就算是建康城内,那些一向反对司马珂的士族官员,在这个时候,也不敢出来恶心司马珂,对于应拨给司马珂的军饷,也如数的发放,不敢有半点折扣。不管如何,士族终究是以文人为主,还是爱惜自己的名声。眼看司马珂的北伐都走到了这一步了,再去刻意的阻拦,就显得有点落了下乘,恐怕对自己和家族的名声有损。
而纪家为首的江东士族,外加与司马珂交好的几家北方士族,又以陈郡谢氏为首,纷纷出钱出物出力,支援司马珂的北伐之战。这些士族一出手,动用的力量加起来,不亚于半州之力。尤其是江东士族们提供了大量的船只,更是为司马珂的水路运输提供了极其的便利。
什么叫倾国之战,这就是倾国之战,举全大晋之力,完成收复故土的最重要一战!
司马珂厚积薄发,经营河南之地四五年,再加上在江南那几年积累的人脉,终于在这个时候发挥了作用。大量的甲胄军械,粮草辎重等,运往河北,整个黄河的河面上,船只来往穿梭,布满了江面。
按照司马珂的说法,“老子从来没打过这么富裕的仗,他娘的你们这要是打不下石赵,都得给老子撞墙!”
西阳王为大晋第一美公子,又被评为古今四大美男子之一,不但相貌天下无双,而且诗也做得极好,是个典型翩翩如玉的儒将,但是在众将领面前说出这番的话来,众将非但没觉得粗鲁,反而觉得特别的提劲。
就在此时,庾翼的三万荆州兵,终于也渡过了黄河,然后过枋头,抵达了荡阴城下。
如此一来,荡阴城的兵马,已达六万余人,是开始对邺城发起进攻的时候了。
邺城,在隋唐以前,也算是名副其实的“天子之居”,包括曹魏、后赵、冉魏、前燕、东魏和北齐在内的六个朝代曾定都于此。
从地形上看,邺城处于太行山脉东麓,属山川雄险之地,易守难攻,足以拒敌;从位置上看,邺城据河北之噤喉,为冀州之腰膂,交通南北。优良的先天条件使得邺城向西可以连接河东之地,向东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