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一可惜的是,来到北京半个月,大明皇帝还是不愿意接见他们。
这一点,使者们表示理解。
毕竟大明如此梦幻的国家,它的统治者高傲一些,丝毫没有问题。
就连一向傲慢的罗马教廷传教士们,对此也没有多余的话说,反而在听说大明有着名为“景教”的天主教分支后,深感荣幸,希望可以跟这些大明本土产的天主信徒交流一番。
奈何景教在很早之前就传入中国了,那个时候,罗马帝国还没有分裂呢!
它认得正统到底是罗马教廷还是东正教,或者说在东方土地待久了自成一脉,这都是个没有了解的问题。
而且传教士们也不会说汉话,交流就更有难度了。
一大堆使者只能一边呼吸着大明的香甜空气,一边努力的学习中国话。
不过比起他们的待遇,佐伊公主获得的重视还是不少的。
好歹是被巩珍用“皇帝重视”的理由拐过来的,朱见济虽说忙着送堂哥就藩、铸造新钱币还有调度军队去西域等等事物,没有及时接见她,但并不妨碍他放其他人过来,接触这位胆子很大的公主。
正好还在宫里面临长辈催婚的固怀和佐伊同岁,得知后者情况后,就跟朱见济提了一句,跑出宫和佐伊迅速建立起了女儿家的友谊。
反正在皇帝下旨废止缠足陋习,还鼓励民间女性去纺织厂等地方工作的背景下,大家也都知道了朱见济并不是个古板的大家长。
别的地方不说,在一向引领潮流的北京城里,这几年来被放出家门,允许自由活动的闺中小姐可多了不少。
公主出宫交友,也不是什么大问题。
固怀在姐姐出嫁后,在宫里也没什么地位同等的同龄人可以玩耍了,现在来了个佐伊,虽然只是个流亡的公主,不过敢于逃脱教廷控制,远渡重洋来到大明,也足够证明这位的心性。
所以固怀对她很好奇。
佐伊没有得到大明皇帝的即刻接见,心中也有点担忧烦躁。
有个大明公主送上门交朋友,却是让她安心了不少。
而且她还得多锻炼中文口语呢!
于是在双方都有意的情况下,二人很快成了闺蜜,佐伊的汉语水平也拔高不少。
“你不要担心复国的问题,我哥哥对罗马很有好感的,他还天天让我读史书呢!”
朱见济是深信“读史可以明智”这种说法的。
历史是一个民族、国家不可断绝的记忆,更何况中华民族从古至今,对于历史的态度还是“承继先人之志,以鉴后人”。
换两句通俗的话说,就是“我不能对不起祖宗”,“我不能对不起后人”!
也正是因为中国人祖祖辈辈都带着这样的念头,才让这个文明生生不息。
后世钱穆先生顶着小日本入侵的压迫,在无比绝望的情况下修《国史大纲》,目的也是为了替中国写好最后一本史书,以期待后人能从民族历史里获得火种,实现复国。
所以其他书能不读,但历史必须学好,甚至在国子监编修教材的时候,历史书也是皇帝最为关注的科目。
固怀虽然比姐姐固安文静许多,但她很好的继承了父亲大哥的惰性,有机会就喜欢摸鱼。
只有历史能让她提起一点精神。
毕竟史书上说的,起码有一半能保证真实性,比四书五经踏实多了。
“我听先生说,波斯亡国之后,也有王子跑到大唐求援,唐高宗派人护送他回去,还建立了波斯都护府让他管呢!”
这一点,佐伊也听说过。
在阿拉伯帝国崛起之前,罗马和波斯两大帝国已经争锋很多年了,算是老冤家,而两国国力,也是在这样的比较下持续衰弱,以至于后面被阿拉伯人爆了泉水。
不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