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睿也不会管,如果在现场的话,秦睿也许会发发善心。但隔着几千里地,秦睿可不会当圣母,爱心大发的去劝阻梅瑾瑜。
梅瑾瑜占领石见银山的矿区后,又用各种名义掳掠了周边的一些乡村,抓了一千多个劳力回去当矿工。
银矿开始是个浩大的工程,一般的矿床纵横如树枝,所以挖矿必须沿着矿脉挖。在大明有经验的采矿人员的指挥下,矿工们沿着矿脉,开始在正确的位置挖矿,这样会事倍功半。
挖出来的矿石,先用舂碓舂为矿末,把矿末投于大桶水中搅数百次,桶中会分离出三层来,最上面一层谓之细粘,中间一层谓之梅砂,沉在底下的谓之粗矿肉。细粘与梅砂用尖底淘盆,换水池中“且淘且汰,泛扬去粗,留取其精英者”;至于粗矿肉,就倒在木盆,放进水里左右晃动,慢慢的就留下精华了,这些就是“矿肉”。
矿肉寻找好了之后,就用米糊搅拌成团,跟拳头一般大小,放到煤炭中烧制10个小时,这个烧结过程称之为窖团。
大内氏对这个银矿一直很不上心,一来是因为挖掘位置不对;二来炼银的方法不好,导致出银率极低。大内氏的炼银法不行,不代表大明的工匠不行,大明的工匠用了最先进的吹灰法来冶炼。
所谓吹灰法,其实上分两步,烧结后窖团放入冶炼炉中,倒入一定量的铅,开始加热至铅和银全部融化,落入冶炼炉底,然后将铅银溶液表面的渣滓撇去,用水浇灭降温,这个时候就成了铅银合金,称之为铅驼,这是第一步。
第二步是根据铅驼大小,用上等炉灰做一个浅浅的灰窠,用碳将铅驼包住,冶炼匠人在一旁不停的扇火,随着温度升高,铅先融化,而“铅性畏灰,故用灰以捕铅,铅既入灰,唯银独存”,整个过程大概五个小时,就能练出银子来了。
吹灰法炼银,速度快、产量高,只要前面挖矿、洗矿的人手能跟上,产量不是问题。也就是说,在可预见的未来,石见银山周边的百姓要倒霉,倒大霉了。
放下手中的信,秦睿抬起了头,对着来人说道,“季敏啊,难道大内盛见就这么轻易的放弃了石见银山?没道理啊?”
“头儿,大内氏倒是想把石见银山拿回去,但他得有实力拿啊!”季敏一脸无语的说道,似乎盘踞北九州的大内氏是泥捏的一般。
“哦?你们对过阵了?”秦睿很是诧异,因为梅瑾瑜在信中并没有提。
季敏抬起了头,简单地回忆了一下,然后给秦睿讲了件奇葩的事情。
石见银山被梅瑾瑜占领后,负责管理的家将派了手下的武士去给大内盛见报信,本来季敏他们想把人追回来杀掉,被梅瑾瑜阻止了。
梅瑾瑜的打算很简单,大内氏肯定不会甘心,早晚要来找他们的麻烦,早来晚来都得来,那么索性趁着产量还不大时,一战定乾坤,让大内氏断了这条心思。如果等产量大了,大内氏必然重兵来犯,那样反而代价更大。
大内盛见还真派人来了,派了一支“大军”,“足足”有两千人,这个数字让梅瑾瑜很惆怅,在大明见识过大军出征,都是以万为单位的,没想到居然这么少,显然大内盛见是不把梅瑾瑜当盘菜。
因为在日本战国时代,一般豪族之间的战斗,两千人已经是大规模战斗了,如果是大名之间的战斗,最多也就两万人,就这还得是称霸一方的大名,才能拿得出这么多兵力。
被人瞧不起,梅瑾瑜很生气,后果很严重!
梅瑾瑜的大部分是占山为王的土匪,都是用五十石粮食换来了彪形大汉,但绝对主力是孝陵卫经历司的好手和秦睿私下里送来的两百个特战队的好手。用秦睿的话来讲,这群人出去可以平推半个日本。
梅瑾瑜未经允许,私下带走了秦睿从山东招的人,虽然秦睿很生气,但为了大局着想,秦睿还是从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