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周边数国百姓都是苦哈哈的情况下,明国百姓能吃饱穿暖,且小有余钱,那可就是了不得的事情了。这对以后明国逐鹿中原,定鼎天下,也是有着助益的。
况且明国的重商政策也已经发挥效力了。
江南行省的宋商大规模在九岛、济州岛购置田地、房产落户入籍,就是明证。尽管这些宋人在入了明籍以后,都还保留着宋籍的身份。算是脚踏两只船,忠诚性上要大打折扣。
但他们在明国花的钱,却是实打实的。而且有着他们在两边跑,明国也更能通过商业手段对宋国物资进行‘抢购’。到时候造成的通货膨胀,也只能由普通百姓们担着了。
第二个大计,就是将地方吏员纳入有品级官员的正式体系。虽然依旧是没品级的,但他们的俸禄可以由官府担着了。此前明国虽也兼顾着吏员的俸禄,但那到底是临时之法,很难确保什么时候会取消。
现在直接在官面上确定了,算是从今以后成了明国的规矩。而且由吏员升迁至入品的官员,也在明面上打通了。往后明国学院没有功名在身的学子,就可以主动报名进入地方担当吏员。
也算是一种历练!
另外那些移民新村的村长和镇长,也会就此纳入文官的行政体系,而不是单由民部的一言堂了。虽然这无疑又会增加明国的财政负担,但也总算完善了明国的行政体系。
和上一条摊丁入亩的国政,也是起着相辅相成效果的。
且将这些不入流的官员纳入行政体系,那针对官员的监察规则也同样对他们适用。比如田亩数量、经商限制、收入公开等,都要一视同仁的。
各部百司的官员已经享受到了‘监察’所带来的‘痛并快乐’,如今让更多人享受到,心里是非常愉悦的。
而第三条,就是龙江、滨海、江南三省的官道大修和经济振兴计划了。尤其出海新港的建设,明国已经有意在北方打造一个南方大连新港齐名的‘北方明珠’。
其实这个计划早在大连港新建之时,北方就已经选好了港口。位置在后世的海参崴,那里在沿海的山脉走势中,算是少有的平地。且北边的地势也相对比较平缓,有着绥芬河与兴凯湖间的大片平地。修建官道的话,也比较容易。
但因吉林行省的首府图门城距离海岸线也不算远,还有着图门江这连接着入海口,所以吉林行省这边是想在下游建一个港口的。而后随着高丽被拿下,江南行省也加入了这个北方海港的新建计划中。
在三方争利下,结果就是三方各自发展。
反而更衬托着南方的大连港一枝独秀了!
现在周绍在小朝会上提出来,就是朝廷已经见到这种结果,并且已经做出决定改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