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而退不成问题。
若真遇到了硬茬子,吴东又不是死人,亲自出马谁能阻挡?
也就是他不怎么乐意动弹,而且手下掌控地盘需要时间和充裕人手,使得扩张速度不够迅猛,不然怕是此时两淮已经落入了他的掌控了。
随着地盘的大肆扩张,拥有的田地和人口数量自然跟着暴增。
不仅如此,像是山川河流,还有水泽湿地也跟着多了起来,能够动用的资源越来越多。
按照严格规定,培养人才的数量暴增,出现人才的几率也跟着一提再提。
相信用不着几年,不说席卷天下那么夸张,起码席卷两淮之地,加上江南大部还是不成问题的。
不是没想过招揽人才,只是他的所作所为和行为处事之法,很难得到真正的人才认同。
与其到时候闹得不愉快,他干脆就没有开启招揽人才的模式。
当然,按照杨玄感的说法就是,但凡世家豪强出身的人才,就不会主动加盟,就算加盟那也是居心叵测。
谷这点,吴东倒是相当认可的。
别的不说,就是同为瓦岗军的一干同行,就不理解他的做法。
明明有实力攻城略地,却偏偏跑去乡下地方打转转,过那种田的苦日子,简直不可理喻。
可偏偏,因为吴东地盘的稳固,使得不管是瓦岗军所在区域,还是向南蔓延到的两淮地域,乡下地方都稳定得不像话。
相反,倒是沿着河流水道修建的城池,时不时爆发一轮轮混乱。
不是地方帮派肆无忌惮的抢掠,就是义军攻打一片混乱。
大量的城镇人口,在这样的情况下,不得不向局势稳定的乡下地方转移。
也不是没有势力,想将魔爪伸向局势稳定的乡下地方。
结果,不是碰了个头破血流,就是伸出的魔爪被直接斩断。
千人规模以下的队伍,到了乡下地方就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
千人规模以上万人以下的庞大人马,也经不起十几个村庄联合起来的力量。
每一个村庄,基本都有百户人口,除了真正人老体衰的老者,还有年纪幼小的孩童以及孕妇,其余人等全都有一定战斗力。
尤其是青壮和中年,还有学堂里的学生,有的武艺甚至达到了江湖入流水准。
他们几乎每天都要经受操练,一个村庄就能组成一个数百人的军阵,十几个村庄加起来的数量之大可想而知。
前来找茬的,基本都是乌合之众,打乱仗吴东手下小弟一点都不畏惧。
若是对方有江湖好手,吴东地盘上也能迅速组成由三流武者联合的小规模精锐战队。
总之,从中原腹地到两淮地域的乡下地方,出现了相当奇特的一幕。
秩序稳定地方安宁,外头的纷乱好像和他们无关一般。
起码,等义军战斗力起来,大量有经验的隋军成为义军骨干之前,义军对于吴东地盘的冲击和影响不大。
还是那句话,有繁华的城镇不去抢掠,跑去荒僻的乡村做什么?
殊不知,随着各地城镇受到动乱影响,各项功能受损严重。
相反,因为乡下地方秩序稳定的缘故,这里有不少基于生产和生活需要的作坊纷纷建起。
吴东地盘内部,已经逐渐形成了物资交换的闭循环。
就算不与外界有任何交流,吴东地盘内部的生产和生活都不会受到影响。
恰恰相反,若是没有他所部控制的乡村,提供大量粮食以及各种简单生活物资,沿途紧邻河流兴建的城镇,估摸着坚持不了多久就得崩溃。
这片区域举旗的义军,还有地方豪强势力倒是没有多少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