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 关中动荡(下)(2 / 2)

天下安康 鸣奇 209 字 2022-05-27

百姓不可计数。这些人都担心关中再次成为战场,欲逃亡大隋腹地。

刚开始是百姓乱,后来便是官吏乱。

黄明辽在长安立行台,从关中本地征召了不少的官吏。这些人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加入行台,但眼看着乱事四起,俱各怀心思,不少人暗通叛军,准备做下一个李幼良和李蔚。

长安城中的众人都乱,可唯有行台尚书令黄明辽,对于诸般乱象,彷佛跟没事人似的,格外澹定。他既不征召丁壮御寇,也不指挥大军平叛,眼瞅着叛军肆虐,就像是放任风波扩大一般。

而且黄明辽还下令将兵力收缩,稳守潼关、长安、陈仓三地,在他看来,虽然兄长认为可以将长安放弃,以揪出更多的叛逆,不过长安的象征意义太大,能不丢最好不要丢。

眼看黄明辽如此的姿态,很多人的心思更加活泛了。

所以整个长安表面还尚且安稳,但暗地里,早就四方涌动了。

黄明辽只当不知,他还在等。

当然有人等不下去了,在窦轨造反没多久,位于盩厔的李幼良也一同竖起了反旗。

李幼良之前官拜副总管,领关中副都督。看似官不小,但窦轨、丙粲、杨屯都是这个官。而且关中权利在行台,副都督挂个名,连个都督府都没有,更不知道有什么具体职事,至于副总管,更只是个级别,只是比中郎将多领点俸禄,可能兵权还不如对方。所以李幼良挂的职务就是个虚职,除了自己手中那点旧部,根本没有什么其他的权利。

而且李幼良的军队还被一分为四,分别交给了长孙安业、贺娄善积、元律三人,李幼良能控制的部队不超过三千人。

而他本人也被迫离了长安,被赶到了盩厔。

对此李幼良很是不满,日夜咒骂大隋的背信弃义。

只是当初他在长安反水,相当于自绝于家族,所以他即使再怨恨大隋,也没有别的路可走。

不过李渊到巴蜀后,便派人来见,还不计前嫌,言“只要李幼良重回李家,必封王相待。”

一头是母族,一头是背信弃义的大隋,李幼良自然而然地选择了母族,又背弃了大隋。

窦轨造反后,李幼良觉得机会到了,遂也跟着起兵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