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53年4月18日,汉洲,黑山(今澳洲北部帕默斯顿市附近)。
“轰!轰!轰!……”
十余门火炮勐烈地轰击着,共持续了六七轮,声震不绝于耳,将前方数百米的“敌军”区域炸成一片火海,修筑的一段模拟城墙也是千疮百孔。
在后方观看的郑芝莞,嘴角虽然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笑容,表现出自己的镇定,但心中却极为震撼,这齐国的火炮发射弹药,赫然是威力巨大的开花弹,四散飞溅的弹片,升腾冒起的熊熊火光(深切怀疑在着弹区域布置了引火物),显得声势更加惊人。
火炮轰击过后,攻击阵地上突然烟尘四起,火光冲天,一排排火箭弹拖着红色的尾焰,呼啸着扑向前方,越过那段模拟城墙,进入“城”中,然后落地爆炸,燃起了熊熊大火。一排排草木编制的假人在爆炸和大火中,剧烈地燃烧飞溅,宛如惨烈的战场境地。
这种齐国军工部门新近研制的火箭弹,是以前宋军中初期的火箭武器—“霹雳炮”而彷造。数年前为了应对荷兰东印度公司的海上威胁,做出了一款升级版的“神火飞鸦”,在海上用来攻击荷兰武装商船,并发挥了不错的效果。
这几年来,齐国陆战队在攻击敌人坚固的城防时,除了使用威力巨大的重炮外,就是采用笨拙的掘土挖壕方式,虽然最终也能攻克坚垒,但过程中却耗费不少时间,并且在破城后还要面对城中守军的巷战。
因而,军方便希望军工部门在不断优化改进开花弹的同时,再提供一种新的武器,可以大量杀伤城中的守军,以减少官兵于巷战的损失。
黑山军工厂接到军方的要求后,便将主意打到了此前研制的“神火飞鸦”这种武器上面。它既然可以在海上,通过己方舰船发射,并引燃敌舰的甲板上火药或者风帆,那么是不是可以加大其战斗部位,将其设计成一个会飞行的“炸弹”,以达到对敌人实施远程攻击的目的。
经过数年的研制,陆地版的“神火飞鸦”在不断改进和优化后,陆续试制出几款样品,开始时主要以尾焰燃烧杀伤敌人,后来又配备了爆破弹头,以破碎弹片杀伤敌人。今日特意在这场攻防演习中拿来进行一番试验,向军方验证这种武器的杀伤力。
众所周知,中国在宋代就已经可以制造用火药推进飞行的火箭,这种火箭大约在元代或明代传入了印度,很快被印度人彷造和改进。从16世纪到18世纪,印度的火箭技术有了极大的发展,火箭威力和射程都大大增加,一些火箭的火药筒已经改用铁制,还出现了各种型号。
17世纪,英,法等国入侵印度,遭到印度人的顽强抵抗。在这些战斗中,火箭发挥了极大的作用,迈索尔苏丹狄波·萨布在1792年和1799年抗击英军的战斗中用专门的火箭部队发射了大量火箭,使英军伤亡惨重。
英国人在征服迈索尔后,将缴获的火箭带回国内。当时正值拿破仑战争时期,拿破仑试图登陆英国本土,由于英国陆军兵力不足,需要在海上消灭敌军,所以急需能够有效攻击法国登陆船的武器。印度火箭引起了在武尔威治兵工厂皇家实验室工作的炮兵上校威廉·康格里夫的极大兴趣,他认为火箭是对抗拿破仑最好的武器,于是立即着手对其进行改造。
经过几年的探索,康格里夫于1805年采用新型火药制造出了一种实用的火箭,并经过不断改进,射程最远可达34千米。这种新型火箭相对于19世纪初期的火炮具有射速快,射程远,机动灵活等特点,使的康格里夫火箭在新式火炮出现之前大出风头。
康格里夫火箭一经装备就广泛在拿破仑战争中使用。首先在布伦攻击了法国舰队,战果不错。之后,由康格里夫亲自指挥,英国海军向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发射了约25000枚火箭,几乎将城市夷为平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