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工代赈固然是好事,但对权贵地主和世家门阀来说,可不见得是好事,所以今日朝臣们才会如此反对。”
李治奇道:“权贵和世家为何反对?”
“陛下,以工代赈可是打破了权贵与农户之间的平衡。原本农户靠天吃饭,而权贵靠农户种地收租,说来农户不仅靠天,也要依赖权贵和地主。”
“可是一旦农户有了另外一条活路,他们发现出去做工也能养活家小,种田对他们来说已不是唯一的生路,那么农户对权贵的依赖便会逐年下降。”
“权贵的锦衣玉食本就靠农户种田来养活,若农户都为官府做工,权贵们怎么办?不仅收入会骤降,而且在民间的威信和号召力也会下降,这是权贵们绝对不能容许的,今日反对陛下的朝臣,恐怕心里大多都有这点小心思。”
武后加重了语气道:“世间任何事情,若平衡被打破,必然要经历阵痛和动乱,直到另一种平衡出现。所以臣妾才会说,今日陛下委实太急了些。”
李治神情怔忪,接着长长叹了口气,苦笑道:“是朕鲁莽了,多亏皇后提醒,没想到小小一件事,里面居然有如此多的门道,朕确实操之过急了。”
随即李治又咬牙道:“可是这件事朕还是要推行下去,阵痛迟早会有,晚来不如早来,长痛不如短痛!”
武后颔首道:“是,臣妾也觉得长痛不如短痛,既然陛下今日在朝堂已经把话摊开说了,开弓没有回头箭,那就继续推行下去吧。”
李治点头:“还是要召两位宰相商议,顺便也要敲打一下世家门阀,这是百年国策,莫在此时给朕添乱。”
武后想了想,道:“陛下不宜亲自出面了,若朝臣仍然反对,陛下的皇威会一损再损,于皇权不利。”
“皇后觉得朕当如何?”
“陛下,以工代赈是李景初提出的,不如……”
李治眼睛一亮:“不如交给景初解决?”
武后含笑道:“景初还很年轻,但办事却踏实,当初并州粮桉,景初处置得很漂亮,此事交给景初想必也不会差。”
“再说,景初是陛下格外器重的臣子,正应趁着年轻多熬练,陛下总不希望他一辈子窝在甘井庄当个教书先生吧?那未免太屈才了。”
“朝堂人才难继,景初可是未来的柱国之臣,多给他一些机会磨练,将来才能为陛下分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