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狼城的右后侧袭击我军侧背,届时我军将被两面夹击,头尾不能相顾,有全军覆没的风险。”廉颇简单介绍了当时的困境。
“此时我军已经陷入战略被动,前有丹水拦路,后有秦军追兵,丹水防线又尚未构成,若贸然全军撤退,有被尾随追击、一溃再溃的风险。”赵括接着廉颇的话分析道。
聪明人无需多讲,廉颇更加满意了,“此时我军的选择其实不多了,要么跟秦兵拼脚力拼时间,看是秦军的天井关偏师先运动到我军侧背,还是我军先跑过丹水;要么……”廉颇哽咽了下。
“壮士断臂!”赵括帮廉颇说出了他不愿说起的那四个字。
“牺牲空仓领防线的一部兵力,死死拖住秦军主力,为主力后撤赢得时间。这样一来,即便秦军偏师率先运动到我军侧背,若无主力配合,区区偏师是不敢在平原地区不敢与我主力大军决战的。”赵括将廉颇的部署猜了个七七八八。(赵军主力为骑兵,在平原地区对战步兵有绝对的优势,这也是历史上赵括敢于发动进攻的原因之一,当然后为局部区域的地形限制了骑兵的发挥。)
廉颇深深地看着眼前的年青人,再次刮目相看,他知道他的战报上可没有这么详细的经过,好像只有“军屯空仓领,筑垒壁而守之。秦攻垒壁,旬日不歇,我军不敌,亡二尉,退至丹水。”这么寥寥几字而已,但眼前的年青人,仅凭自己的一番不算详细的描述和一张地图就将自己的想法、做法看得一清二楚。或许,自己真的老了?
见廉颇许久不说话,赵括转过头,却见廉颇死死地盯着自己看,那眼神,就跟自己上辈子见了美女一个尿样!麻蛋,不会是个老玻璃吧!赵括只感觉浑身不适!
好在廉颇很快反应过来,继续说道:“在见识到秦兵的行军速度后,我不敢赌也不能赌,所以我令空仓领防线的骑兵全数撤回,并令裨将茄死守防线,同时大军东撤至丹水防线。途中秦军偏师果然已经在丹水西岸设伏,好在主力被空仓领死死拖住,这只偏师的先锋被我骑军绞杀后便原地扎营防守不出,我军急于渡河也就没有再行进攻。”
“渡过丹水以后,凭借丹水天险战事进入相持阶段,主力防守第二道防线——丹水防线。随后我又派都尉王樯帅步军两万修复故关一线要隘,作为我军的第三道防线——百里石长城防线。然近日秦军攻伐甚频,不得已撤回都尉王樯及步军一万五千,留下精兵五千留守防线。”
廉颇说完后,长舒了一口气,但三年战事怎一个“攻伐甚频”能够说尽。
“如今丹水防线可用之兵还有几何?”赵括提出了进帐以来的第一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