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一章 万年久,争朝夕(3 / 4)

君说道。

一句话将平原君噎得够呛,半天不知如何回话。

好在一旁的赵禹接口说道:“禀我王,平原君之意者,是否我们可以先行进行吏治改革,将田亩之策缓上一缓!”

平原君闻言也是稍稍点头表示同意。

赵括听后眉头微皱,眼见着平原君也点头同意,心中更是不快了!怎的,战斗还未打响,自己这边两位高级将领就心生退意了,这可不行!

随即压制住心中的不快,对另一旁的吕不韦问道:“爱卿乃是田亩策的执行者,爱卿以为两位阁老所言如何?”

“禀我王!”吕不韦稍作沉吟,似在思量如何回应,随即微微一礼说道:“微臣以为:两位阁老之言确为老成谋国之言也!此策也为稳妥之策也。

循序渐进,先行推行不怎么被抵制的官制及爵位之变革,以缓和与门阀、宗族及众臣间的关系,同时也可使其人等麻痹大意。

而吾等正可趁此变革为契机,大举整饬吏治,加强中央集权。待权柄收拢,再行田亩之二策,则水到而渠成者也!”

赵括闻言眉头皱得更深了!怎么的,旁人也就算了,你吕不韦可是寡人一手提拔起来的,怎么还跟自己唱反调呢?说得倒是不错,看是逻辑缜密,可实际上却处处是漏洞。

首先是整饬吏治,无非去贪而已。一则贪官如黄河之沙、不可胜数,又如旷原上野草、火烧不尽春风又生,整饬到何等地步是个头焉?二则贪官不一定反对新政,而廉官也不一定就支持新政,整饬一番倒可能整出更多的政敌出来。

其次是中央集权。在此战国时代,文字之传承皆在门阀、氏族手中,也就是说即便再怎样加强集权,下面的传话、办事之人终究绕不过门阀、氏族,根本无法到达如唐明之集权也。除非自己把纸张和印刷术搬出来,再等上十几年,行科举之制。

但,可能吗?不可能的,无论秦国还是六国的门阀、氏族都不会给你这个机会的。

可以说,自己趁着打败燕国、挫败虞信阴谋之际,威信也好、权势也罢已经到达了一个顶峰,无论军心、民心甚至大多数的朝臣都是站在自己身边的。

若是拖下去,恐怕权柄不仅不能进一步收拢,还有可能随着新政的推行而下降。

这些似乎有些显而易见的问题,难道鼎鼎大名的吕不韦会不知焉?

赵括有些疑惑,更有些愤怒地看向吕不韦。而与之对应的便是平原君与赵禹两位阁臣的喜笑颜开。随即,齐齐地望向了赵括,那意思是:三比一,大王你总该考虑考虑了吧!

吕不韦面对赵括质疑的目光,倒也不急,缓缓地又是一礼,继续说道:“然!”

话音刚落,平原君与赵禹两位阁臣心中便是一紧。

而赵括心中却有些明白了:欲扬先抑,两不得罪,有点东西!

“当此大争之世!吾等并无太多时间行此稳妥之策矣。整饬吏治三、五年,收拢权柄又三、五年,推行田亩之策又需几年哉?推行之后又需几年方可见效?见效后又需几年方能赶上秦国耶?

秦国不会给吾等如此多的时间,其余诸国也无法为吾等争取如此多的时间。

明年至多后年,秦国必然大举入侵河内郡。取河内后,秦或南下周王畿而问九鼎,或西向而会猎韩魏联军于魏都大梁之地,再南的楚国自鄢郢之战后,只能偏居吴越之地,燕齐更不必说了。

若无我大赵牵制,秦欲灭其余诸国,所需至多不过十年时间!即便我国进行干预,也不过将此时间稍稍延后数年而已。

而十年时间,若以稳妥之策,则我大赵才刚刚推行田亩之策矣!

若是太平之年,吾等自可以徐徐图之,然当此大争之世,吾等早一日推行田亩之策,我大赵在面对秦军之时便多一分力量,多一份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