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今天这档子事。
“地储中心?”
听过李达康八分真只有两分是假的解释后,李诚斌其他到没说啥,只是听到“地储中心”这四个字他才停下脚步。
老李扭头对李达康笑道:
“走,达康,咱们回宿舍区,有几句话我想和你说一下。”
“哦?”
其实到了今天,李诚斌的东西已经全部搬走了,连他的床铺都在昨天时候被宿管收走,所以李达康真不知道他还想回宿舍说啥。
“达康,上次我说的事你有没有考虑过呀?到水木去,好歹先拿下这个博士学位再说。”
“啊?!”
李达康当时就愣了,心说上次你不还说一切都还没定吗?只是让我先有这个心理准备,怎么今天又旧话重提?
并且好像还劝我一定要去的样子?
见到李达康的迷惑,李诚斌缓缓解释道:
“达康啊,你的那篇文章,主要是在论述土地财政和城镇化的关系,我是可以这样理解吧?”
李达康微微点头,然后笑道:“呵呵,那不是我的文章,李大哥,现在是我俩合著的文章。”
李诚斌笑着摇摇头:“什么合著,托你的福,允许我帮你打打下手,达康啊,我也不瞒你,你这篇文章首长看了好几遍,他现在非常重视,你应该知道,94年的税制改革,就是首长推行的,他前天还跟我说,当年推行税制改革的时候,倒是忽略土地财政这个问题了,现在看了你的文章,他倒是觉得有必要补上这一课了。”
“哦?!”
听了李诚斌的话以后,李达康陷入思考,他努力想弄清老李这话到底是什么意思。
花了大概5分钟时间,李达康隐隐捕捉到了点什么。
咱们国家城市化模式的大突破,应该是起始于八十年代后期。当时,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依靠农业部门为国家的工业化积累的模式已难以为继。
于是鹏城等经济特区被迫仿效香江,尝试通过出让城市土地使用权,为基础设施建设融资。从此开创了一条以土地为信用基础,积累城市化原始资本的独特道路。而这个这就是后世广受诟病的“土地财政”,也是李达康那篇王炸文章的重点。
到了94年,国家进行分税制改革,这就是大家都知道的,或者起码听说过的“国税”和“地税”。
当时的税制改革,其实极大地压缩了地方政府的税收分成比例,但却将当时规模还很少的土地收益,划给了地方政府。
正是这个不经意的划分,奠定了地方政府走向“土地财政”的制度基础
李诚斌刚才说要“补上这一课”,应该就是这意思了。
因为李达康的那篇文章,描述的是咱们国家之后将近20年发展出现的一些情况。
好的方面:随着今年的住房制度改革,以及真实历史中03年的土地招拍挂等等一系列制度创新,“土地财政”其实不断在完善。
而税收分成大减的地方政府不仅没有衰落,反而迅速暴富。
急剧膨胀“土地财政”,不仅帮助咱们国家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积累起原始资本。城市基础设施不仅逐步还清欠账,甚至还有部分超前(高铁、机场、行政中心)。成百上千的城市,排山倒海般崛起。
不夸张的说,无论城市化的速度还是规模,都超过了改革之初最大胆的想象。
甚至从人类历史的角度观察,这样的高速增长,只能用惊叹来描述。
至于坏的方面,那当然不用展开说了,反正到了20年以后,房地产这个行业就像一个痰盂,谁都可以向它吐一口口水。
这些口水或者说大家的吐槽,这些当然都是问题,是因“土地财政”带来的问题。
简单的说,“土地财政”就像一个怪兽,好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