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回 邺城赵国石氏易姓 晋室再动北伐之念(2 / 4)

,意欲一把擒住那小子,这时石韫忙匍匐上前道:“魏王,请不要再杀戮了,且让那小儿留给我?”

冉闵只冷峻的说道:“我为何要听你?”

石韫哀求道:“此人父母家眷都被汝之军士杀戮殆尽,留下他吧。”

冉闵只无所表示,只见故赵国皇帝李鉴羞愧道看着她,她心中明了,说道:“先前之事我答应你,只求魏王能放过那孩子。”

冉闵只长叹道:“他和你非亲非故,你,你竟然为了他。”

石韫只道:“大王,你得偿心愿,又能保全我李氏一族,汝之杀业再少一分,我之愿也。”

只见石韫看了旁边羞愧的李鉴,庄重的拜道:“妾自小仰赖英雄,如今大王之神威功卓著于四海,妾能侍奉大王是吾之幸事,望大王能成全。”

石韫闭眼庄重的说道:“若以我一人换的李氏安宁,我愿意。”

冉闵只欲伸手轻抚她的脸庞但是停止住了,随即对亲随说道:“护送李氏一族回宫,吾等回府。”

封王大典结束之后,冉闵把持原赵国道军政大权,几如王莽曹操,虽未言登基之事,然距离九五之尊仅一步之遥。

朝中曾经石氏倚重的大臣,与石闵有过节的大臣纷纷出逃,如太宰赵庶、太尉张举、中军将军张春、光禄大夫石岳等等及邺城之中留守的公侯、卿、校以及邺宫之中,宫中尚存的龙腾护卫等万馀人,皆出奔襄国。

四境八方纷纷割据自保,汝阴王石琨奔冀州,抚军将军张沈据滏口,张贺度据石渎,建义将军段龛据广固,段勤据绛幕,刘国据阳城,姚弋仲据滠头,蒲洪据枋头,他们各率领数万部众,皆不附石闵。虽也有如麻秋,秉承石闵的召令,诛杀军中胡人,但人少力微,不久也被蒲洪截住。毕竟赵国之内听从石闵的将领只在少数,身逢乱世,见有如此机会,皆欲趁火打劫,谋求自立,加之北部的慕容家族已经进入幽州之境,石氏赵国分崩离析,行将就木。

邺城之内,石闵乞活军尚能维持局面,然邺城之外,吏治已经崩坏,盗贼强人奋起,百姓四散逃离。如今邺宫凋敝,朝廷中枢,实际已转移到石闵的大将军府上,改为行在。

这日在魏王府内,故石闵也就是现在的冉闵与李农正在议事,一斥候飞马来报。

只见其人来不及整理装束,就入府禀报:“大将军,司空,汝阴王石琨及张举、王朗率众七万进逼邺城,旌旗蔽日,贼势甚重。”

“来的可真快啊。”魏王放下手中的书卷,对李农说道,“这里面还有你的故人。”

“幸得太尉张举之故,吾幸得保全,奈何胡汉不两立,可叹其不能为我所用。”李农无奈道。

冉闵宽慰道:“李司空,如今身处乱世,不能有妇人之仁,此事休要再提了,为今之计当速速商议退敌之策。”

李农,思索了一下,忙向府中参军董闰问道:“今我邺城之内,驻军几何?”

“回禀大将军,城中除留守各宫城,城门之外,尚有骑兵三千,另有四境留守诸军正陆续赶来。”

魏王只一思索,忙问斥候,“敌尚距我几何?”

“启禀将军,敌军前锋已抵达荡阴,恐一日之内敌大军将兵临邺城,到时邺城危矣。”

见此,李农也劝道:“贼势甚盛,宜避锋芒,吾当让城别走,以图后效。”

魏王闻听此言,久不言语,忽而放声大笑,李农和府中人等皆不知所措。

笑声过后,魏王对众人说道:“乌合之众尔,张举进军如此迅捷,想来其中被裹挟夹杂的人不在少数。如今我汉人刚刚取得邺城,就要败退而走,岂不是让天下人耻笑。”

府中将士闻听此言,不由得豪情满怀,纷纷点头。李农还是心中不安,劝谏道:“如今敌情不明,大将军千万人之所系,当不复入险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