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讲究四六骈文押韵的“今文”。
在李泌看来,这场古文运动对于提升官场效率也有积极的作用。
只是没想到在报纸上,这场古文运动竟然更加激进,这样的策论都开始使用半白话了。
虽然是半白话,但是李泌看到标题还是一颤。
《简论安禄山之乱背后的历史必然性》
这标题是什么有意思?
必然性?
是说安禄山一定会叛乱吗?
如果是这样,李泌也觉得不稀奇。
当年安禄山刚刚担任节度使的时候,时任奸相李林甫就说过,安禄山必反。
李林甫的一语成谶有些夸大的色彩,但是在天宝年间安禄山早就已经显示出反意,上皇也将安禄山的长子安庆宗召到长安作为人质。
可是读了这篇文章之后,李泌却大为震惊。
这篇文章并不是分析安禄山必然造反,甚至根本没有分析安禄山。
文章只是罗列了数据,在大唐建立之初,天下的人口不足两千万。
但是在开元年间,官府在册的人口已经达到了五千万,这还不包括大量不在册的僧侣、流民和托庇隐户的人口,实际人口已经达到了八千万。
而开元年间的大唐,已经达到了它领土的极限控制范围,帝国疆域极限论已经让大唐无法再开疆拓土,就算是打下来的土地,也无法形成有效的统治。
如此沉重的人口压力,土地的产出也没有飞跃式的增长,光是养活土地上的百姓,就已经非常困难了。
而整个朝廷的财富集中在长安,朝廷长期对河北河东和江南抽取财富,又加剧了这种危机。
李泌看完了数据,只觉得观点振聋发聩,他仿佛看到了历史迷雾中,治乱循环的那一只隐形的大手!
这篇文章甚至给这种危机起了一个名字,就叫做“江伦的人口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