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6章 军令和圣旨(1 / 3)

章武下定了决心,绝对不能放走一个史朝义的军队,他立刻在淄州动员起来,又向青州的南霁云派出使者,告诉南霁云这件事。

另一边,李亨听说了史朝义要投降的消息,大喜过望。史朝义是史思明的继承人,在河东的影响力非同凡响。

史朝义向大唐朝廷投降,一定能够动摇史思明的军心,又能缩短平定河东之乱的时间。对于李亨来说,只要一天不平定河东,自己的功绩就无法超越自己的父皇。

而更让李亨感到揪心的地方,是自己的时间不多了。

李亨对于自己的身体已经有了认识,比起生龙活虎还能搭台唱戏的父皇,自己的身体已经不好了。

如今已经是六月份了,李亨还要穿着厚厚的冬衣,稍微受点风寒就会发热,整天都是病恹恹的。

太子送来的仙丹和公主送来的丹药,李亨每天都按时服用,可是身体依然不见好。特别是太子进献的仙丹,正旦的时候刚刚服食丹药的时候,只需要一颗就能让李亨身体舒服一整天。

如今一天吃三颗,才能稍稍提振身体,到了药效褪去的时候又会觉得全身虚弱无比。在这种情况下,李亨更是迫切的希望尽快完成战事。

对于史朝义的投降,政事堂也显露出截然不同的态度。

裴冕、苗晋卿、张镐等几位宰相,坚决认为不应该接受史朝义的投降。

要知道在章武和南霁云的围攻之下,史朝义已经是强弩之末了,这时候完全没有必要接受他的投降,直接歼灭史朝义部,对史思明的打击更大。

而以崔涣、李麟为首的剩余宰相,则认为史朝义投降可以尽快解决中原的战事,又能够多出一支军队去保护汴河漕运,算是一举多得的事情,朝廷应该支持史朝义向太子投降。

朝堂上过了一天才讨论出结果,皇帝力排众议决定接受史朝义的投降。

李亨下旨,由太子李俶全权处理史朝义投降的工作,朝廷的底线是史朝义必须带兵投降,接受朝廷的整编和安排。

朝廷最多授予史朝义一军兵马使的职位,也就是正四品的武官。

朝廷可以赦免史朝义和一干军官的罪行,但是他们必须要将家人迁往长安居住。朝廷的使臣立刻乘坐漕船,沿着汴河向下,前往汴州传旨。

而南霁云接到了章武的亲笔信后,直接拍案而起!

南霁云对于伪燕有大仇,当年睢阳之围他失去了许多袍泽兄弟,如今伪燕皇帝安庆绪已经被诛杀,但是史朝义也是河东的罪魁祸首之一,如今竟然要向朝廷投降了?

若是史朝义投降,日后岂不是要同朝为官了?

正义的南霁云根本不想要和史朝义这样的乱臣贼子为伍,更不能接受这个祸乱中原的家伙,在投降后摇身一变就成了大唐重臣。

如果史朝义这么容易被原谅,那么死在青州城外的百姓又做错了什么?那些随着南霁云英勇作战的唐军士兵又在做什么?

南霁云看完了章武的亲笔信,立刻对手下说道:「点兵!给本将军披甲!」

南霁云迅速集结青州城内的所有军队,他穿上了那件张巡赐予的明光铠。

六月二十日,青州大军鱼贯而出,和临淄城内的章武从两个方向一同攻击藏在山林中的史朝义部。

六月二十二日,在汴州城焦急等待的太子李俶和史朝义使者骆悦,等到了朝廷的圣旨,朝廷同意接受史朝义投降,并且委托太子李俶全权处理史朝义投降的事务。

当日,太子李俶以皇帝圣旨为纲要,向骆悦提出了投降的要求,史朝义南下汴州,组成汴州新军,史朝义任汴州新军兵马使,归李俶节制,负责护卫汴河漕运的安全。

骆悦立刻代表史朝义接受大唐的恩典,同时李俶也以皇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