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浙省代表团、上沪代表团还是苏省代表团,他们都知道我们今天到,明天肯定要拉着我们去开小会。还有燕京这边,熟人这么多,也一定会来找我们。”
另一边,余桦已经快要睡着了,在沙发上翻了个身,嘟囔道:“明天早上,谁来我都不敲门,反正我肯定要睡到中午……”
余桦的话没落音,忽然一道清亮的喊声在酒店大堂响了起来:“唉,余桦、莫言!”
于东先转身看去,一个四十岁左右,穿着黑色大衣,一头卷发的青年女性哈着双手从酒店门口往里面走,跟在她后面的还有大概男男女女十来个人。
余桦还没从沙发上坐起来,这女人笑眯眯地往他们这边走,一边走一边说:“刚才在路上我还跟人聊,说这么晚了,也不知道能不能遇到熟人。真没想到,还真给遇到了。”
莫言笑着站起来,“铁主席,你们也才到啊。”
“才到,才到。怎们就你们几个,其他人呢?”
这时余桦也站了起来,解释道:“我们自己来的,哪像你,到哪儿都是前呼后拥,一大阵。”
铁琳不禁撇嘴:“你这话说的,我看是你余桦太清高,有人想跟你走近点,你都不乐意。”
说完,她又看向于东跟苏桐,“这两位是?”
莫言笑着介绍道,“苏桐,于东,这位是《玫瑰门》的作者铁琳。”
铁琳挑了挑眉毛,抚掌道:“久闻两位大名,今天可算是见到真人了。”
于东跟苏桐也都笑着跟铁琳打招呼,“久仰,久仰。”
铁琳对于东跟苏桐来说,算是文坛前辈了,她七十年代就开始发表作品,虽然她没什么特出圈的作品,但是在文学圈还是很受认可的。
除了在文学上有些造诣,铁琳在作协也混得不错,现在已经是北河省作协主席,而且有消息说,这次作代会后,她就会从北河调到燕京来。
于东知道这个消息是真的,铁琳不但被调到燕京来了,后来还会是中国作协主席。
铁琳跟余桦他们聊了几句,就去带着他们省代表团的那些人办入住了。
等到铁琳走后,余桦看着北河的那群人,揉了揉眼睛,“好像没几个认识的。”
莫言笑道,“你是眼神不好使,我看到谭歌了。”
“是么?”余桦又看了看,撇嘴道:“离得太远,看不清楚,他也不说来跟我们打个招呼。”
“又不熟,人家不好意思吧。不过我也没想到,都这会儿了还能见到他们。北河离得这么近,也搞到半夜才到。”莫言说道。
“人家离得近,想什么时候来就什么时候来,说不定就是吃了晚饭,然后晃晃悠悠坐着大巴车过来的。”苏桐打了个哈欠,“行了,小胡过来了,我们先去房间,有什么事情,明天再说吧。”
……
第二天一大早,于东就听到隔壁传来轰隆隆的敲门声。
这敲门声响了很多次,越来越响,越来越不耐烦。
后来于东又听到有人喊,“余桦,出来啰。”
听着有点湘江口音,颇为爽朗。
“余桦,出来啰。”
“余桦……”
叫门的人大概喊了有七八声,余桦没应门,对面的莫言被吵起来了。
于东在屋里听到莫言的声音,“你怎么这么大早就来了,余桦他肯定在睡觉。”
叫门那人有些惊喜道,“没事,找你也是一样的。”
……
随后,敲门声跟说话声都消失了,大概又过了十分钟,于东的房门也被敲响了。
于东本来就被之前那阵叫门吵得半醒,这会儿有人敲门,他不情不愿地爬起来,“哪位?”
“我。”是莫言的声音。
于东叹了口气,跑去开门,“老管,你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