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当一处泰伦孵化巢被占领后,帝国的士兵们就将回到基地重新修整或直接前往下一处战场。
帝国的回收部队会负责在这些被占领的孵化巢上将生物质完全回收,以保证即使在他们离开之后又有泰伦生物赶来,它们也不能得到任何一丝生物质来创造更多的士兵。
即使是被称作大吞噬者的泰伦虫族,看到被帝国回收部队清理过的现场之后也不得不疑惑到底谁才是大吞噬者。
即使是一滴血,帝国的回收部队也会让食肉史古格给舔干净。
在清理完孵化巢区域,并将孵化巢炸毁后,回收部队将生物质运回基地中,然后各种设施将其转变成帝国部队目前所需要的一切。
随着星界军和星际战士摧毁的孵化巢不断增多,长河星上的泰伦生物的数量被有效的遏制。
泰伦虫族想要攻占长河星,目前看来依旧是一个艰难的任务。
因为帝国并不惧怕和泰伦虫族进行长久的消耗战。
虽然泰伦生物能够通过利用生物质重新组建部队,但是帝国也能利用生物质创造装甲载具,制造弹药等。
只要帝国将生物质用光了,泰伦就没得用了。
即使没有用光,泰伦所进行的每一次战争也都将变得入不敷出,不会再像以前,泰伦越打越多。
同时,在和泰伦生物的战斗过程中,帝国对于泰伦的了解也在日渐加深。帝国的士兵在面对泰伦的进攻时,经验丰富的他们能够取得更丰硕的战果。
对于泰伦的孢子威胁和地下突击,帝国也都已经有了成熟的应对战术。
兽人孢子是方法之一,而针对泰伦生物的病毒和化学药剂也正在研制当中。并且在各个城市里,大量刚刚生产出来的冥王钻探机、鼹鼠、地狱钻等挖掘载具,构筑了严密的地下防御网络。
当然,最坚固的堡垒往往都是从内部被攻破的。
就如同当初阿巴顿发动第四次黑色远征时,帝国大多数的堡垒是被内部突然出现的恶魔给摧毁的一样。
不过缺少跃迁和折跃能力的泰伦虫族,它们没有能力突然出现在帝国堡垒的内部,然后潜伏壮大或破坏设施。
并且帝国对于泰伦虫族的刺客单位,以及基因窃取者也多有防范。
对于泰伦虫族来说,相比于内部开花,还是外部强攻成功的可能性大一些。
不过它们已经错失了最好的机会。
当初长河星对于泰伦生物的力量并不了解,以至于在战争的初期进行了一些错误的决策。但是随着和泰伦生物的逐渐接触,帝国对泰伦虫族的战斗力有了一个较为清楚的认识。
可以说,面对帝国,泰伦虫族除了一个数量优势外,什么都拿不出手。
并且,如今帝国对于泰伦的战术和手段逐渐成熟,虽然泰伦的数量优势虽然依旧惊人,但对于一些有着充分准备的帝国世界,并不是能够被其随意拿捏的。
如果泰伦虫族如果没有在第一波攻击时击破一颗帝国星球的防御,那么以后也很难攻破了。
一颗有着充足物资,且修建有足够防御工事的帝国星球,泰伦几乎不可能拿下。
那已经不是数量上的问题了。
即使泰伦生物的数量再多,只要帝国的弹药没有打光,那么泰伦生物就只能被拦截在帝国的火力封锁线之外。
双方只能进行旷日持久的消耗战,来消耗敌人的战斗力,以便最后战胜敌人。
而掌握着催化加工技术、食品加工技术以及生物发电技术的帝国,根本不惧泰伦的消耗战。在泰伦的进攻停止之前,帝国就不会缺少资源。
这也是为什么说如果泰伦生物第一次攻击没有击溃星球的防御,那么以后就很难吞噬掉一颗帝国的世界。
不过,并不是所有的帝国世界都像长河星这样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