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延熙二年五月,大汉发生了一件大事。
那就是汉天子下了一道诏令:
为了避免与官吏考课法混淆,特诏把凉州选才考课法改为科举法,与察举、征辟并列为大汉选才之制。
同时还下令,将《千字文》和《正音字典》两本书,列为学堂必备书本。
虽然知道这一天迟早会到来, 但当天子正式宣布的时候,仍让那些关心天下局势的世家大族——特别是在季汉境内的世家大族——大是震动。
《千字文》自不必说,乃是当今世上,最合适开蒙的文章,没有之一。
而《正音字典》则是历经十数载,经过学院集大汉名儒宿士,数次编制, 数次改名,如今已经是辅助识字的最大利器。
更别说还有拼音与印刷术的加成。
这几样东西,相辅相成,让学堂的开蒙效率远超各大家族内部私学,教学效果更是形成了降维打击。
世家大族们惊恐地发现,现在已经不是他们能不能继续垄断学问的问题。
而是如果他们敢不顺应大汉的世道,数百年来的安身立命之本有可能会被冲击得粉碎的问题。
与蜀地世家的竭力反抗不同,和凉州豪右的半推半就也不一样。
关中并州河东三地的大族,可比这两地世家的觉悟高多了。
听闻汉家天子下了诏令,各家纷纷竖起大拇指,称赞陛下高瞻远瞩,汉室三兴有望。
不但称赞,而且还以实际行动支持汉家天子。
比如派出话事人,前往长安,寻找门路,拜访朝中大佬,表示愿意出钱出粮,协助朝廷在各地兴建学堂。
又比如说把各家的出色子弟都推出来,参加皇家学院的举荐。
当然,年纪小一些的, 送入长安学堂读书,过两三年再考学院,也不是不行……
“给,这是今年各地给学院举荐上来的学子。”
六月的天气,正值关中最热的时候。
冯都护躲在人工空调的屋子里,正若有所思地看着从吴国传回来的消息。
右夫人风风火火地冲进来,“啪”地一声,把一叠纸拍到案几上,然后拿起晾好的凉茶咕咚咕咚地喝了几口。
喝得有些急了,苦得她直吐舌头。
“外头这般热,都不知道你急什么?走那么快,身上全是汗!”
冯都护一边唠叨着,一边起身,打开冰鉴,拿出里头切好的寒瓜,放到右夫人面前。
右夫人坐在椅子上,拿起寒瓜啃了几口, 这才舒服地叹了一口气。
“甜, 又甜又水, 解渴!真是个好东西,阿郎要不要吃?”
冯都护摇头:“我不喜欢吃,你吃吧。”
比起后世的少籽甚至无籽的沙瓤,这个时代的寒瓜,里头密密麻麻的全是籽,而且里瓤有些面,味道也不太够。
对于冯都护来说,口感实在是太差了。
“对你来说是个好东西,但对百姓来说,可不是什么好东西。”
“这个东西,占地不占地无所谓,但需要的肥料太多了,只能小面积播种,不宜推广。”
右夫人瞟了他一眼,吐出几颗瓜籽:
“推不推广无所谓,反正我也不会种地,但家里有田有地,不缺钱不缺粮。”
“别人家可以没有这一口,但我们家不行,每年我可是都要吃瓜避暑的。”
堂堂大汉顺德君,吃一口瓜怎么啦?
哼!
冯都护神色有些无奈,目光却是有些宠溺地看向右夫人:
“我就是随口这么一说,放心,少不了你这一口吃的。”
事实上,寒瓜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