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虎牢关。
众诸侯正在结合已知的信息,分析董卓眼前的兵马数量。
经过一阵激烈的探讨,众诸侯一致认为,在虎牢关折损了十万精锐的董卓,目前仅剩十万兵马。
这十万兵马里,其中有两万在河东郡与白波贼交战,一万驻守长安,一万驻守潼关,一万驻守函谷关,另有四万兵马分别驻扎在东南面的太谷,伊阀二关,以及北面平、孟两渡口……
偌大的洛阳城,目前最多还有一万人马。
这点人马,根本无法兼顾方方面面。
但即使是这样,身为盟军先锋的袁绍仍不敢提兵杀进洛阳。
拿下虎牢关后,袁绍并没有选择乘胜追击董卓,而是停在关外,踌躇不前。
在亲眼目睹了“百万大军”被埋葬在二十里巨坑,以及遍地伏尸,几成废墟的虎牢关后,袁绍对战争的残酷性有了更深一层的理解,也开始有了敬畏之心。
东郡太守桥瑁不断催促袁绍进兵,袁绍只推说等盟主刘备来了再做决定。
然而等刘备来了之后,袁绍又推说自己兵马太少,提议由刘备率大军在前面开路,大家尾随其后杀进洛阳。
可刘备这时候哪有空去追击董卓?二十六万外族士兵和六万汉军士兵的尸体还躺在巨坑里,急需妥善处理;另外还有散落在各处的盔甲、兵器,粮草、辎重、活着的马匹需要收拢再安置。
这些东西不光意味着大量钱财,还意味着繁杂的事务,没有个把月是绝对处理不好的。
刘备好言好语勉励了袁绍几句,并将率领其他十五路诸侯,继续进逼洛阳的事务全权交给了后者,然后就领着五大部将匆匆走了,返回巨坑中处理后事。
看上去,在拿下虎牢关,混够了名望之后,袁绍似已有了退意,完全忘记了自己宗族二百多口被董卓诛杀的血海深仇,忘记了会盟之初立下的与董卓势不两立的誓言。
可实际上,袁绍并非不想进兵洛阳,他是有苦衷的。
第一个苦衷是对董卓的畏惧。畏惧并非来自于漫天迷雾和流星火雨,这样的手段还不至于让他袁本初有所顾忌。
畏惧来自于那震天动地的一幕,
当得知这并非天灾,而是董卓施放出来技能后,袁绍害怕了。
虽然这个技能敌我不分,要死就双方士兵一起死,但杀伤力实在是太大了,膨的一声,二十里范围内,有多少人死多少人。
这样的技能董卓还能施放多少次?搞不清楚这个,袁绍哪敢追进洛阳?
第二个苦衷来自于目前的处境。
袁绍目前的职位只是渤海太守,名义上归冀州牧韩馥统管。韩馥看到袁绍有这么多强力军师,还有这么高的名望和号召力后,顿时为自己的地位担心了起来。
为了保住自己的地盘和利益,拿下虎牢关的第一时间,韩馥就开始了自保行动。他的手段很直接,直接把支援袁绍的五千兵马给要了回来。
袁绍几乎成了光杆将军,麾下仅剩三千新兵——二次会盟时他带来了八千兵马,其中有五千是韩馥资助的。
众诸侯目前总共还有三万多兵马,其余兵马全部死在震天动地珠的冲击波之下。
这三万多兵马里,有两万兵马是韩馥的,其余十五路诸侯加起来才一万多人。
袁绍有三千部曲都算是好的,除袁术、曹操、孙坚也各有三千兵马外,其余十一路诸侯身边都只剩数百人,要多惨有多惨。
基于这种情况,袁绍就迟疑了。
刘备不急,袁绍不急,一部分心向汉室的诸侯就急了,本来大家起兵反董,就指着刘备号令群雄一同动手,现在盟主刘备不能动弹了,先锋袁绍也不能动弹了,这还了得?
东郡太守桥瑁不断游说各路诸侯,说董卓如何如何作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