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三章 乾坤大挪移(3 / 4)

顺便,也让赵煦的棉布,高价出货。

十五贯一匹的棉布,但成本每匹加起来,最多一贯钱。

这就是十五倍的暴利!

去年熙河路的棉花种植面积,约在六万亩,最终运抵汴京的棉铃有七十万斤。

这七十万斤棉铃去皮去杂去仔后,得到的棉花大约五十万斤,两斤棉花(宋斤)可织布一匹。

于是,赵煦得到的棉布将近二十五万匹,哪怕按照给辽人的价格,其价值也超过了三百万贯!

暴利!

也让赵煦不得不感慨,果然,小农经济死路一条。

要发家致富,还是得靠发展生产力,提高生产效率。

就是,这汴京的工价,全国最高,多少让赵煦有些不大舒服。

所以,他一直在企图想办法降本增效,增强汴京市场竞争。

要做到这一点,最好的办法,莫过于引入偏远军州的廉价劳动力。

本来去年淮南大旱,让他有机会,打着赈灾的幌子,将一批淮南灾民,安置到汴京。

奈何,汴京城庞大的粮食需求,让他不得不放弃了这个念头。

大运河每年最多八百万石的漕粮运输量。

使得汴京城的人口数量,被卡在了目前这个量级。

再多的话,汴京城的粮价就要上天了。

所以除非,他有能力,将汴京的漕粮输入,提高到一千万石甚至更多,不然他还是只能忍受如今汴京的高工资。

只能等待将来了。

这就让赵煦多少有些不太舒服。

不过总体而言,赵煦是赚的。

刑恕作为赵煦的对辽政策与方针的执行人和负责人,赵

煦自然与他早早通过气,知道赵煦的谋算。

所以,刑恕当即贺道:「若如陛下筹算,北虏内溃,幽燕之地,当可不费吹灰之力,归于陛下之手。」

「就是……」他想了想,还是道:「臣斗胆,愚以为陛下当防北虏狗急跳墙!」

赵煦颔首:「朕自已有准备!」

在宋辽交子贸易条约签订的那一刻,赵煦就知道,迟早辽人会撕毁条约。

因为,根据宋辽交子贸易条约,虽然大宋借助自己先进的金融条件和发达的商品社会,"帮助"辽人以岁币为保证金,发行交子。

但是,根据条约规定,每一期交子流通三年,三年后回收销毁。

而到这个时候,辽人就应该拿出等值的黄金、白银或者实物,来回购这三百万贯的交子。

而宋辽岁币赵煦直接给辽人核算成了每年一百五十万贯。

所以,三年到期,辽人需要交给大宋一百五十万贯的等价白银、黄金或者其他硬通货。

不然,大宋就会依照条约,从未来给付辽人的岁币里扣除。

故此,所谓的宋辽交子贸易条约,其实就是大宋拿着辽人的钱,给自己的经济提供润滑。

汴京市场,每年将因此多出三百万贯的流动资本的润滑。

整个市场,果然也都因这笔被注入市场的资金而繁荣起来。

唯一的问题,也是刑恕现在在担心的事情——

那就是辽人,是可以掀桌子的。

正所谓,邻居屯粮我屯枪,末日一到,邻居就是我粮仓!

而如今

,辽国正在寻求扩大宋辽交子发行规模。

而且胃口很大。

若新的条约真的达成,辽国自是会继续走向穷奢极欲,挥霍无度的地狱。

可是,一旦辽人发现自己的债务已经累积到无论如何都无法还清的时候。

届时,恶从心中起——只要消灭了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