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帝一拍大腿,他宝贝儿子那么厉害,百姓怎么能对他们王家的麒麟儿有误解呢?组织一个百官出迎,让京城百姓都太子的功绩,多好!
虽然是问李元海,但炎帝却越想越有道理,直接开始盘算开了。
“去,你先去把奏章誊抄了发下去,朕再琢磨琢磨。”
炎帝一屁股坐回御座,朝李元海挥挥手,自己陷入了沉思。
“......”
李元海左右为难,最后还是苦笑着诶了一声,转手将奏章交给了中舍人。
这叫什么事啊。
据他所知,现在的京中百姓,对太子可不那么友好,这要真的百官出迎,恐怕,陛下得不到想要的效果,反而会适得其反啊......
想到陛下的一腔老父亲心态,再想到近来京中的风向,李元海重重地叹了一口气,招来一个太监,低声对他交代了几句,目光投向宫外,缓缓踱回了御房。
宫外,丞相府。
贾希言坐在大堂上,听着太监的话,着手里的奏章,沉吟片刻,点点头:“有劳公公,贾某知道了,还请转告李公公放心。”
“有劳贾相。”太监不卑不亢地躬身行礼,转身离开。
何长安写的奏章啊......
将这事宣扬出去倒是事,毕竟作为丞相,在两国交战之时,做好京中某些言论的管控,本就是题中应有之义,他对太子的作为也颇有好感,这件事并不困难。
唯一麻烦的,就是陛下的贴身太监李元海着那太监传来的话。
百官迎接太子,这件事若是放在之前,倒只是事。
但要是如今实行,无论太子立下了多大的功劳,不,或者,正因为太子还立下了军伍方面的这么多功劳,又有何长安背,太子的处境才更加麻烦。
最近京城围绕着太子的南亭开发区涌起的暗潮,可不容乐观啊。
想到昌王和惠王的动向和那些捕风捉影的传言,贾希言的眼中划过了一丝深深的忧虑,想了想,研墨写了一封信。
“来人,备轿,本相要进宫。”
贾希言高呼一声,将奏折交给角房的属官,招来一个老仆,把刚才写的信给他,低声对他道。
“去杨兄府上,让他找个人在城外十里亭的驿馆蹲着,等着太子回程,把这封信交给太子。”
“不要耽搁,速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