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挪走书,一边笑着为李元吉解释,“今日天朗气清,天气不错,所以我家殿下吩咐臣等将藏了一冬的书拿出来晒一晒,避免发霉,也避免被虫蛀了。”
李元吉点了点头,表示理解。
毕竟,一千多年前的储藏环境是没办法跟一千多年后相比的。
书放在藏书楼里久了,容易受潮,也容易发霉,若是没人管的话,还容易被虫蛀了。
尤其是一千多年前的藏书楼,为了避免遭受火灾,会修建在水边上,或者在藏书楼建好以后,再旁边挖一个水池,又或者修建一个环形水道,所以书更容易受潮。
再加上一千多年前也没有玻璃等物抵挡寒气、湿气,只是用一层厚厚的纸糊着窗户,一旦有大风大雨或者大雪降临,寒气和湿气就会轻而易举的侵透藏书楼。
所以一冬过去了,又或者一个雨季过去了,就必须把书拿出来晒一晒,不然铁定会受潮发霉、被虫蛀了。
到了想看书的时候,拿出来一看,里面的字不是被虫咬的缺胳膊断腿了,就是受潮发霉粘在了一起,字也看不清了。
所以古人晒书是常有的事情,而且还很勤快。
到了清朝的时候,甚至还催生出了晒书节。
虽说起因有些滑稽,但却侧面的证明了古人对晒书的重视。
修文馆里如今存放的藏书极多,不仅有朝廷从各处搜罗来的藏书,还有李世民从洛阳运回来的前隋的藏书,一部分藏书还在重新编撰、修订修复当中。
所以过了一冬,确实得拿出来晒一晒。
毕竟,存放在这里的藏书,每一本都是民族的瑰宝,任何一本出了问题,都是民族的损失。
李世民虽然是一个马上称雄的人物,可他的文化造诣并不低,甚至可以说是相当高。
也正是因为如此,他对文化方面的东西都相当看重。
不然的话,也不会在灭了王世充和窦建德以后,不记着运那些金银,而是将前隋的藏书先运回来。
更不会召集虞世南、房玄龄、许敬宗等一众在文学上造诣颇高的人到修文馆里重新编撰、修订修复从洛阳搬回来的前隋藏书。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