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去平静的过活?
而且,一旦燕国倒在了辽人脚下。
那么下一个倒在辽人脚下的,必然是大宋。
逃一步可以,逃两步也可以。
但是不能一直逃下去。
如果一直逃下去,只能被奴役,只能做亡国奴。
他们好不容易才从辽人手里争取到了做人的机会,如何肯罢手?
那些曾经跟随着杨七一起战斗过的人,都从杨七身上学到了一个词。
抗争!
抗争一切不平!
抗争一切想要奴役他们的人!
复兴府内的一切,自然逃不过老杨的眼睛。
老杨看到那些即便是知道了杨七‘身死’的消息,依然愿意为燕国一战的百姓,心里感慨万千。
万众一心,众志成诚。
那个曾经被他几番责打,几番教训的逆子,居然在不知不觉间,就做到了这个地步。
有此百姓,有此锐气。
纵然与天下为敌,又有何惧?
突然间,老杨赶往燕京城的心思,又几份。
“管家,传令下去,日夜不停的赶路。同时派人头前去各州府的驿站打一声招呼,让他们提前准备好我们需要更换的马匹。”
“老仆明白。”
“……”
老杨催促着府里的人日夜兼程的赶路。
燕京城内。
卧房。
杨七身上的伤口依然结痂,他穿着一身宽松的衣服踱步到了书桌前。
翻开了为首的那一本密奏,仔细的看清楚了上面的每一条消息。
一字不差的将所有消息印在了脑海里以后,他缓缓闭上眼。
等到所有消息消化完了以后,他缓缓睁开眼,嘴角勾起了一丝冷笑。
“还真是不出所料,我这才生命垂危,各路牛鬼蛇神都冒出来了。这么大的一个局,应该是布了很久了。若非海靖那丫头突然刺杀与我,提前惊醒了我。我还真的被你们蒙在鼓里。
这要是再让你们布局个三五年,还真就有可能成了气候了。”
顿了顿,杨七嘴角的冷笑缓缓化开,取而代之的是一脸讥笑,“但是你们成了气候又如何?我不去动你们,你们就应该烧高香。居然反过来动我?简直是找死!”
倒不是杨七狂妄,实在是宋辽两国的布局都建立在一个基础之上。
这个基础就是杨七身死。
只要杨七身死,他们的谋划对燕国而言,无异于灭顶之灾。
可是若是杨七没死,局势将完全不同。
托佛门的鸿福,杨七一举得到了足够燕国百姓造两年的粮食,加上了海上捕捞的渔获,撑三年也没问题。
而燕国的兵马又是本土作战,不存在太多粮草运输问题。
反观宋国、辽国,他们都属于发重兵远征。
粮草运输线路将会被拉的很长,而且在路上会消耗很多。
单从这一点,宋辽两国就差了燕国一茬。
其次。
宋辽两国此前在燕云十六州一战,互相损耗,大伤元气。
时隔不到一年,再举重兵。
国内的精壮男丁,只怕被抽的七七八八。
若无斩获,国内必然生乱。
反观燕国。
从杨七施行了藏兵于民的兵役制度以后,常役兵马虽未变动,可是预备役的兵马,却连年翻滚。
再加上投了杨七的燕云之地的汉军,以及从宋国过来的十万精锐禁军。
虽然此前杨七裁军以后,很多人都做了农夫。
但是只要杨七相招,他们必定前来报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