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一切以实用为主。
反正都是之后的事。
大学苑的正门则是北门,除非在南面皇城的城墙上还专为大学苑开一个门洞,出去之后就是太仆寺所在。
北门设在原先万寿宫北侧赃罚别库所在,现在房子仍在,但拆掉了正中的几间,修了一个门。
朱常洛站在门前,看了看东面的棂星门、西面的西安门,笑了笑之后说道:“今后这条街倒是热闹了,可以开一些铺面,书店、茶楼、酒肆,可以开上不少啊。”
“……陛下说笑了。”朱国祚呆了呆,“太学重地,焉能……”
朱常洛却摇了摇头:“太学限三十以下学子,都是精力充沛的年轻人,数目又多,总要有一些消遣。西安门外自然会有,这大学苑与中小学苑之间,也备一些的好。”
这条大街笔笔直直,两侧都是由原先内廷诸衙库房、厂房。如今房后修了墙,设了门分割为大学苑区域和中小学苑区域,中间自然形成了一条挺宽阔的街道。
南面是占地面积略小于整个紫禁城的大学苑,北面则是几乎一个半紫禁城大小的中小学苑。
与大学苑相比,中小学苑没有了园林区域,却依托原先的内校场改成了一个操场。
朱常洛看了一圈之后,现场“办公”,就在原先清馥殿改成的学堂里让众人都坐下。try{ggauto();} catch(ex){}
这里的北面就是原先的豹房,现在一样改成了学堂。西面的北面的内廷诸库,统一变成了学舍。原来的司礼监经厂,则变成了饭堂。
“民间有议论,说太学收学费,学成后有功名出身,与开纳无异。”
听了朱常洛的话,申时行立刻说道:“一年学资仅六两银子,即便小学苑,三年学满有了生员出身,不过十八两银子,开纳功名哪里是区区十八两银子能得的?愚人之见,陛下何须放在心上?”
“说这些话的,可不是寻常百姓。”朱常洛看着太学的官员们,“无非以前国子监里要么是举监、贡监,要么是恩荫。不仅不用交钱,还有些钱粮可领。现在太学反而要收钱,士绅之中不少都放着朝廷一片苦心不说,只是百般诘讽。士风如此,太学责任更重啊。”
太学官员们自然先连声称是,申时行和朱国祚则没办法,站出来请罪。
“田义。”
皇帝吩咐了一声,田义就让人捧了一堆书出来。
“太学平常如何管理,朕和赞画馆等琢磨了一下,拟了章程出来,你们都看看。”
相比他们,朱常洛有过更为系统的教育经历。大型的学校里,许多规章制度当然是信手拈来。
再与翰林院之中的科举佼佼者对了对,就有了这些章程。
朱常洛只说道:“确实家贫者,朕亲设助学金;品学兼优者,朕也设了奖学金。设太学,就是要为国培养人才。每月例考、每季小考、每年大考,无不照章记分。或升或留,学成亦或肄业,都要赏罚分明。”
记分并不奇怪,国子监就是这么做的。
洪武十六年就定了画圈积分制度。
学生每出勤一天,便用红圈在考勤本自己的名字下画一个红圈,如果缺勤则用黑圈表示。圈够七百个圈,方能够有升入高级班的资格。
而在高级班,每个季度的第一个月,“试本经义一道”,第二个月则“试论一道,诏、诰、表内科一道”,第三个月则“试经史策一道,判语两条”。每一次考试优异者,给一学分,稍有欠缺者给半分,非常差的则不给分。每一年如果能够积满八个学分,便具备了“毕业”的标准,不及格者则要“留级”。
目前,朱常洛也懒得去动如今教学的大纲,那涉及到正在争论的学问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