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信来(2 / 3)

临夏 吃红薯不 3444 字 2个月前

们,一个个紧紧闭着嘴看过来,眼睛闪亮亮的。

信的开头,照常是对老方家众人的问候、关心,无一遗漏,每次还总不重样,然后就是喜闻乐见、最有意思的府城生活了,有府城风光,也有府城见闻。

今日这一部分格外精彩:去茶馆看戏,赠送糖饼、干果,看《精忠传》樵夫打了‘秦桧’;杨举人办宴席,请来了孙二娘,准备了三百羊、五百鸭、八百鱼,每样只取一点,剩下的都拿去做流水席;府城下了雪,码头挑工有不要钱的姜汤;天冷了,书肆掌柜免费发棉袄;方临救了小学童,方父成了码头管事;坏邻居不听欧夫子的劝告,执意赌博,妻离子散……

最近,方临又在练习文笔,为将来写《三国演义》做铺垫,故而写起这些事情,娓娓道来,生活小事中可见脉脉温情,让人触动万分。

乔村正也是个妙人,读起信来,声音时而高昂,时而低沉,抑扬顿挫,仿佛将人代入其中。

等他读完,偌大一个院子里还保持着安静,片刻没声音,众人好似都在回味,好一会儿后才纷纷开口。

“真好啊,在府城想看戏就能去,咱们村就不成了,上次戏班子来,还是前年吧?”

“我最中意那流水席,什么羊啊、鸭啊、鱼啊,这么多肉菜,还都不要钱地让人吃,我若是在那儿,还不得美死?”这人说着,咕咚吞咽了口口水。

“王老三,瞧你那点出息,就知道吃吃吃。没听信中说么,方老三如今可是了不得,成了码头管事,不知道能管着多少人哩!”

……

村人谈论着这些见闻,最终,尽数化作对老方家的羡慕。

若说码头一个小管事,在府城远远算不得什么;但放在小和村,就是降维打击,可称得上一句发达了。

信中带回来了这个消息,也算是衣锦还乡了,方父人不在,老方家其他人便代替享受了这份荣耀。

方爷、方奶感觉大大的长脸,不少人簇拥着说着好话、奉承着,让他们红光满脸,笑得合不拢嘴,直说着老三家有本事。

可以说,在方临连续不断的书信攻势下,以往重视、偏爱大房、四房,二房、三房地位垫底,如今已然渐渐开始逆转,三房在二老心中几乎可并列排第一了。

——这不足为奇,方临一家离得远,本身就带着一层滤镜,又不在身边,没有磕磕绊绊、小摩擦,反而经常来信,净说好听话,在村人面前给二老大大争脸,怎能让人不喜欢?

只能说,许多时候,动手的确实不如动嘴的。

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方家四房中,哪有笨人?对此,大房、四房,这般被偏爱的有恃无恐,不太在乎。

而二房么,就颇为泛酸了:好嘛,以前咱们两房难兄难弟,现在你三房咸鱼翻身了?

比如此刻,方临的二娘——方柳氏经过丈夫提点,看透了这一点,脸上带着笑容,心中却是暗暗撇嘴:‘三房的临子真是鸡贼,就会嘴上孝顺,讨爹娘开心,却也没说带些府城的好东西,来些实际的,只是信一封接着一封的,它们能干什么,擦屁股么?’

当然,这只是酸话,方爷、方奶才不会将信拿去擦屁股,都是小心保存着,当宝贝收着呢!

腹诽归腹诽,可等旁人看过来,方柳氏脸上又是露出笑容,满口说着称赞方临一家的话。

——不管她心中如何想,嘴上那必须是要夸的,不然怎么证明老方家一家和睦呢?

无论内部有何矛盾,对外,老方家都是一体的,经营好老方家这个金字招牌,各房都能从中沾光。

“行了,大家伙儿都安静一下,下一封信是付家付宏的。”乔村正拍了拍手,说道。

听到这话,村人才安静下来,虽然对付宏的信期待稍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