叹,这两日店中火爆氛围,让他从被洪应亨坑的阴影中走出来。
对轩墨斋生意如此好,他倒也没什么想法,毕竟亲眼见证客人都是要《三国演义》的,自然清楚因为《三国演义》轩墨斋才能起死回生,真要没了《三国演义》,恐怕生意十不存一。
‘从前因为傲气,倒是眼高手低了,经过洪应亨那一遭,如今放平心态,越是接触方临此人,才越是佩服。’
刘洪文暗道着,又是感叹:“也多亏方临你有先见之明,囤了许多货,这才能维持火爆形势。”
“我知道囤了不少货,可看今天这形势……临子,咱们囤的那些,够么?”黄荻问道。
“以前我大概会说够的,可现在,却不能保证了。”
方临说着,心中都有一种荒谬感,他认为自己准备足够,能割一波狠的,但现实却是,韭菜一波波冲过来,割不完,根本割不完。
他也有分析原因:‘《水浒传》先出,将市场培育相对成熟,我时机拿捏得准,趁着读者对好的通俗最饥渴之时入场,再加上《三国演义》的高质量,才会有这般破圈效应。’
“来来,都再吃些。”这时田萱过来,给他们添饭、添菜,菜中油水汪汪的。
“够了,够了,不用了。”
“劳烦了,我也不用了。”
“这一天天的,吃的太好了,简直跟过年似的。”
……
“那好,你们吃自己加,店中事情,我帮不上什么忙,也只能让大家吃好喝好。”田萱笑着道。
她懂得一个朴素的道理,吃饱了才有力气干活,真太抠搜,影响店中生意,那才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这时,外面又传来一阵喧哗。
“怎么就剩下一列了?多开两列卖啊,我们这么多人呐!”
“是啊,我听说上午有五列,到饭点就剩下一列了。”
“吃什么饭?老板快出来挣钱了!”
……
“得,我出去看看,给耿哥帮下忙。”方临放下碗,准备起身。
“别,伱和黄荻刚进来,我吃好了,我出去吧!”刘洪文道。
“我也好了。”柴一苇也是站起身。
……
两人出去,又开了两列,这才将一群迫不及待、嗷嗷待哺的顾客安抚住。
……
下午依旧火爆,因为改变模式暂时只卖《三国演义》,出货效率大大加快,相对应的,单位时间内财源广进的速度也大大增加。
不过,方临也有烦恼——他上午时的担心,变成现实了,这么卖下去,恐怕撑不到下一批印刷交货,囤积的《三国演义》就不够了。
看到今上午形势,他见微知著,立刻让人联络冯庆基,加印《三国演义》,可上月的疯狂囤货,已经是让冯庆基的印刷坊超负荷运转,这两天工人都在放假,今日收到消息,冯庆基不得已又紧急召回来工人。
这倒不是方临不知变通,不去寻别的印刷坊,这其中是有原因的,一个是信任问题,涉及到书稿保密,另一个问题,雕版也需要时间,冯庆基印刷坊有之前的母版,别的印刷坊可没有,重新雕版未必就比盗版快了。
说到盗版,蒲知府上月整顿那一场,扫黑打恶,震慑住了不少人,让许多书商心有顾忌,有所迟疑,再加上,盗版的雕版需要时间,印刷、运输、宣传、售卖,同样需要时间……
这就造成,在盗版出来之前,形成了一个短暂空白,有一段时间内《三国演义》到了一书难求的程度,拿到一本还要人情,就比如:经不住同窗央求,董祖诰来走了好几次后门拿书。
你说董祖诰也就罢了,更离谱的是,徐阔老斗大字不识的,也都过来拿了三次,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