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是王洪没事,谁要替京城的乱子负责?
还有,陛下要人,又该怎么办?
大家伙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到了最后,吕震开口了。
毕竟作为朱高炽的心腹,他不能眼瞧着太子殿下为难。
而且这事也不复杂,就是需要点破窗户纸。
“殿下,还有诸公,太学生拒绝北上在先,辜负天子,又围攻师长,激怒王大人,致使他忧愤而死。此事无论如何,都要国子监生负责。”
蹇义略沉吟,就说道:“吕尚书所言极是,只是要让谁来负责,又要谁来彻查?查出来的结果,如何能够服众……这些事你可都想过?”
吕震低着头,沉吟良久,缓缓道:“蹇天官,还要查吗?”
要查吗?
国子监里面,有大批的荫监,比如蹇义的儿子就在其中,其他人也不例外。另外那些考入国子监的,也是一方翘楚,他们的家族多半也是地方大户,和士林名流,沾亲带故。
一旦彻查,究竟要查到什么程度,才能算是结束?
前面徐景昌弄得尼山鸿儒会,已经让读书人风声鹤唳了。
真要是查起来,一样是人头滚滚,肯定会伤损士林元气的。
刘儁是个憨憨,他还没有领悟吕震的意思,不由得问道:“不查如何定罪?”
吕震呵呵道:“刘尚书,这个罪,是所有太学生的!”
“啊!”
刘儁大惊失色,不由得看向其他人,却发现大家伙似乎早有准备,就该是如此。
这个黑锅太大了,只能让国子监一起来背。
“那要是如此,怕是要废了国子监啊!”
刘儁的声音不高,但是在场众人,无不骇然心惊。
国子监可是个有着悠久历史的衙门,历代因循,岂能轻易废掉?
解缙斟酌道:“是不是可以遣散这些生员,把他们赶回原籍?”
蹇义心中所动,看了看朱高炽。
这位太子殿下思忖片刻道:“可以将他们发回原籍,只是接下来要招募何人进入国子监?”
朱高炽挺了挺腰身,看着在场诸公。
“这些太学生不愿意北上,接下来的监生,怎么也该愿意为国分忧,能够不避艰险,北上报国吧?”
光是驱逐了这一批监生,重新再招募一批,如果还是换汤不换药,全都一个样,又有什么用?
朱棣那里也没法交代。
所以国子监的改革势在必行。
众人面面相觑,心中阴云翻滚,不寒而栗……在长久沉默之后,还是解缙开口了。
“殿下,所有监生,应该有真才实学,且能不避艰险,有志报国。依臣之见,应该多从贫家子弟之中挑选。”
朱高炽点头,“这话对,要能吃苦,愿意吃苦……还有吗?”
解缙又道:“还有就是所学内容,陛下让人北上,是要能办实事的。因此最好精通算学,了解实务,不是一般的书呆子。”
朱高炽又是频频点头,“解学士说得极对,眼下的太学光是读四书五经,只是做八股文章,说是砥砺学问,磨砺人品,结果却是违抗旨意,欺师灭祖……足见他们品行堪忧啊!”
大家伙一阵唏嘘,有心反驳,也是无话可说。
实在是这些太学生太丢人了,根本是无药可救。
朱高炽见众人没有什么话说,他突然笑了,“我方才想了想,按照解学士所讲,其实也不用麻烦了,有一所学堂正合适。”
朱高炽看向众人,“要不咱们上书父皇,把天下第一学堂改成太学,大家以为如何?”
不如何!
在场所有人都瞪圆了眼珠子,哪怕是蹇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