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也不行。他们能把粮价抬到一个令人难以接受的程度。
要么辛辛苦苦一年,挣的钱都用来填饱肚子,要么就是工匠活不下去,纷纷逃离城市,整个工商业发展,骤然停止!
分析到这里,也就明白了,为什么历朝历代,农耕条件下,市民就只能达到一成多,甚至还不足一成。
没有办法,再多就供养不起了。
而在北平鼓捣农场,可不只是增加粮食产出那么简单……增加的这些粮食,是会颠覆整个大明的!
“这么说来,是个利国利民的好事情,你们又何必讳莫如深啊?难道不能直接降旨吗?”朱高炽问道。
“降旨?你开什么玩笑?”徐景昌哼道:“北平能拿出多少粮食?你降旨了,各地要粮食,拿不出来,就等于毁坏了朝廷信誉,再想挽回就困难了。现在的情况挺好的,谁也不知道朝廷有多少粮食,正是四两拨千斤的好时候,所以啊,咱们继续瞧着吧!”
就在徐景昌说完这话的第五天,聚宝门外,出现了一张牌子,上面赫然写着,一石粮三百八十五文!
居然低于四百!
整个应天都震动了,只怕从洪武年开始,一直到现在,都没有这么低的价格。
这就是盛世吗?
物阜民丰,粮价下降,这可是求之不得的事情,如果再能下降一点,可就完美了。
就在这时候,杨士奇突然来求见徐景昌。
“定国公,江西会馆那边来了消息,还望定国公能高抬贵手,尽快挽回粮价,不然损失惨重,只怕明年就没人敢贩运粮食了。”
徐景昌听到这里,淡淡一笑,“杨学士,我正在积极研究粮价的事情,也在用心筹钱,江西的粮商,就不能等一等?他们不是私下里买了不少粮食,试图抬高价格吗?怎么不行吗?”
杨士奇终于苦笑着道:“定国公,就是这些粮食惹了祸……是有人吃下了几十万石粮食,现在这些粮食都没处存放,遇上秋雨,只怕都要腐烂,血本无归!”
徐景昌淡淡一笑,“是啊?光知道买粮食,却不知道找库房,怎么不提前跟我说一声啊!我到底是做错了什么,让他们如此戒备我?”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