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一章 大明牡丹徐景昌(2 / 3)

,朕想更多了解这个国家。”

徐景昌欣然同意,就怕你不爱看,既然有心看,我保证让你看个够。

徐景昌回到了通政司,立刻着手布置。

他认为发展到了今天,该怎么治国,就不能看谁说得更有道理……而是要看数据怎么讲了。

身为通政使,他有必要,让治理国家这件事,变得科学起来。

“你们几位都听明白了?如果听懂了,咱们就分头落实,尽快拿出结论,交到我这里。”

在徐景昌面前,杨荣、杨士奇、杨溥、金幼孜、黄淮、胡广、胡俨,七位学士,整齐坐定。

他们这几位原本是翰林出身,被朱棣提拔到了内阁,后来又兼任通政司参议,最近升任左右通政,已经是步入了二三品大员的行列。

只是他们品级虽然上来了,但是手上权柄实在是没法和六部九卿抗衡。

尤其是通政司,由于职能模糊,徐景昌固然能插手所有的事情,他们却是不行。

可这一次徐景昌布置任务之后,七个人的思路瞬间就清晰了。

他们每人盯着一部,针对各部政务的情况,进行全面检讨。

这种检讨可不只是考成法那种,而是从上到下,从里往外,彻彻底底,进行考察。

七个人欣然领命,下去落实。

徐景昌翘着二郎腿,心情不是一般的好。

对于能悄然增加权柄的事情,徐景昌一向不会拒绝……接下来就看谁要倒霉了。

很快结果就出来了,杨荣拿着一份详细的报告,去拜见朱棣。

这一次可不是徐景昌干的,而是杨荣提出来的。

“陛下,纵观历代,官吏俸禄如此之高,也是前所未有,如果不加以节制,臣只怕会动摇国本,损及大明根本。”

朱棣眉头微皱,“你这话就过了吧,朕是知道的,现在大明百官的俸禄,比起唐宋还远远不如,尤其是宋朝,更是天差地远啊。”

杨荣立刻摇头,“陛下,根据臣的调查,似乎不是这样。”

朱棣一时好奇,他干脆让杨荣坐在了对面,好好聊聊。

“陛下,以宋朝的宰执为例,他们的俸禄属实比大明朝同级别的官吏高,而且还高了不止一点半点。但是如果算到七品官吏,我大明的俸禄。就不比宋朝低,而且考虑到……吏部一再增加津贴,我们的俸禄要更高。”

朱棣大诧,什么意思?

宋代公认的高薪,大明居然比宋代还高,这也太颠覆印象了?

“可有凭据?”

“陛下请看,这是臣多方查证的,我们一个七品京官,每月能拿到的俸禄加上津贴,折算下来,相当于一个普通工匠的十五倍!”杨荣又道:“京官的问题,还只是冰山一角,不值一提。地方上藩王的俸禄拿掉了,但是好几个省份,继续截留朝廷的钱粮。再有,宝钞推行之后,本该消失的火耗,地方还在征收,并且肆无忌惮,没有停歇。如果认真算起来,我大明花在百官俸禄上的钱,只怕比大宋还要多上许多!”

杨荣一边说着,一边将他的调查整理结果,送到了朱棣面前。

朱棣是越看越皱眉,越看越心惊肉跳,这也太扯淡了!

“杨学士,这到底是怎么回事?这些人就这么贪得无厌,丝毫不知道收敛吗?”朱棣握紧了拳头,“当真是逼着朕大开杀戒啊!”

杨荣的心微微一动,他是存了兴起大狱的心,如果陛下没有动作,又如何打破死水一潭的朝局?

只是如何改革,又会按照什么办法调整,他一时也没有思路。

……

“定国公,听说左通政杨荣上书,提出了百官俸禄的弊端,你应该清楚吧?”蹇义淡淡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