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秦国是最有可能出兵之国。”
“但臣以为,只要我军如荣蚠将军所言,能尽速攻破临淄,拿下齐国,就是秦国对我燕国,也无能无力,不能拿我燕国如何。”
“反而,臣之所忧虑的是,我燕国灭掉齐国后,各国必对我燕国有新的看法。我燕国再想保持以前的低调,那是不可能的了”
众人听罢剧辛的话后,都比较认同剧辛的看法。
一起看向了姬康,想看看自己王上对此事的态度。
燕国在之前的时候,一直遵循的是姬康所言的“高筑墙、广积粮、缓争霸”九字方针,采用的是姬康所讲的“韬光养晦”之战略。
故此,中原各国对于燕国基本上是不怎么在意的。虽然姬康在辽地开疆拓土,灭国立郡,但是在中原各国看来,这毕竟与各国不怎么相干,不算什么。
只有前年,燕国出兵援赵,击杀了秦军大将蒙骜与司马梗,并击败了秦军的十五万大军后,这才让其他国家警觉起来,对燕国的态度明显不同。
姬康没有马上回答,只是又习惯性地来到了地图旁。
看着墙上的地图,内心久久不能平静。
不由想起了前世,当时华夏崛起后,画出了“东海防空区”,提出了对外的“一带一路”政策。面对的就是以世界第一大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层层打压、污蔑、防范。
在这种情况下,华夏就有许多国内的“公知”认为,当时的华夏对外政策冒进了,对内军费太高了。应该继续采取“韬光养晦”之国策,就能避免如此的状况。
姬康认为这都是“扯淡”。可能么
华夏的经济量体在当时按汇率来算,已经是世界第二;按平均购买力来讲,已经是世界第一。无论其对外贸易,还是工业制造能力等各个方面,也是已经名列世界第一。
如此庞大的经济量体,如此规模的工业能力。
你怎么、还怎能去“韬光养晦”
华夏当时被称为“基建狂魔”,但是国内随着高速铁路与高速公路网的初步完成,以及其他重大基建项目的完成,对外发展就成为必然选择。
不发展军事力量,更不可能
对外贸易量世界第一的国家,靠什么去保证海外华夏的利益与国人的安
更何况,当时的华夏,国家还没有统一;在西部与“阿三”还有十数万平方公里领土的争议;南海的众多的岛屿,也面临着周边诸多国家的侵占与蚕食。
这些问题不解决,如何去实现华夏的复兴
就是要和平解决这些棘手的问题,也是必须以国家武装力量做为后盾的呀
此时燕国的外部状况,相比起姬康前世要好很多。
随着燕国初步工业化的发展,燕国的国力也在短短的时间内,得到了迅速增长。
相较于中原其他六国,燕国现在的国力,可谓是名列前茅
而中原六国的国力,现在相对来说,都处于低谷。
若此时,燕国不抓紧机会,壮大自己,去实现自己心中的梦想。
那么,自己来到这个时代,还有何意义呢
姬康永远记得前世中,有一个外国领导人所说的话
“什么是真理所谓真理,就是在大炮的射程之内。”
是呀自己的梦想,就是在自己麾下大军的马蹄,以及在燕国将士们的战刀手里。
想到这里,姬康双眼不由自己,微微眯起。
对自己的几个阁相,慢慢言道“保持了不了低调,就不保持了”
顿了顿,又道“以我燕国现在的国力,已不可能永远躲在草丛后面,当一只兔子。如今最主要的就是按我燕国之规划,南下灭其齐国,正当其时”
转过身来,姬康又冷冷地说道
“来人,拟诏。令王石、武阳靖率陆军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