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国的临武君,做为楚王熊完的使者,前来邯郸。
赵王丹正好设置酒宴,一起款待荀子与临武君。
酒过三巡,赵王丹问荀子与临武君二人道
“荀子先生、临武君,寡人想问下二位,用兵的要领是什么?”
临武君想了下,对赵王丹回答道
“大王,外臣以为上得有利的自然气候,下得地理优势;观察敌方的情况之后,比敌人晚行动,但比敌人先抓住有利的反攻时机,这就是打仗的要决。”
荀子摇了摇头,对赵王丹道“大王,在下认为临武君说的不对。在下听说,古时候打仗的方法是,凡是有战争,打仗的要决,在于和民众齐心一致。”
“弓和箭不协调,后羿就不能射中太阳;六匹骏马不配合,造父就不能(日驰千里赶回来)打败从远方而来的敌人;军民不相亲相和,商汤周武就不能以兵获胜。”
“故此,在下以为,所以善于用兵的人,只是因为善于亲民而已。”
临武君听罢荀子的话后,很不服气地言道
“荀子所言偏颇了,军事所重视的,是有利的形势;所崇尚的,是机变诡诈。善于运用这些兵法的人,突然进攻以致敌人不知道他们是从哪里出来的。孙武吴起用这样的方法,天下无敌。由此看来,用兵的要领不在于亲民。”
荀子反驳临武君道
“临武君此言更加不对了,在下刚才所说的是王者的战争,是征服人心的事情。而临武君你刚才所说军事所重视的,是有利的形势;所崇尚的,是机变诡诈。”
“仁者的军队,是不可以欺诈的。可以欺诈的,是懈怠大意的军队;是羸弱疲惫的军队;是君臣上下之间、离心离德的军队。”
“如果夏桀欺诈夏桀,还有可能取胜;如果夏桀欺诈唐尧,就如同拿鸡蛋碰石头;如同用手指搅拌沸水;如同把羽毛放入烈火,一放入就烧焦罢了,又怎么可以欺诈呢。”
“故此,仁者的军队,展开阵形则像莫邪宝剑的利刃一样,缠绕他们的就会断裂;冲锋陷阵则像莫邪宝剑的利锋一样,阻挡他们的就会溃败。”
“仁者的军队,列阵驻守不动,犹如坚硬的石头。触犯他们的敌军,只会狼狈地败退罢了。这样的军队,敌人又怎么可以欺诈呢?”
“仁者的军队,各个部队协调配合,将卒同心,臣子对君主,下级对上级,就像儿子侍奉父亲,就像弟弟侍奉兄长,就像手脚保护脑袋眼睛保护胸部腹部。”
“对于仁者的军队,先欺诈而后袭击,跟先惊动而后攻击是一样会失败的。所以说,仁者的军队,根本不可能靠欺诈,就能打败他们。”
“至于暴躁淫乱的君主,有谁愿意和他在一起呢?能够和他在一起的,一定是他的国内的民众。而天下的民众,必会亲附仁者之君。看到仁者之君,高兴得就像和父母在一起;民众喜欢仁君,就像喜欢芳香的椒兰一样。”
“而回头看看他们的君主,就像烧皮刺脸一样害怕,就像看到仇人一样愤怒。这些人的性情,即使像夏桀、盗跖一样残暴贪婪。但是,怎么会愿意为了他们厌恶的人,而去残害他们喜欢的人呢!”
“这就像让别人的子孙去杀害他们的父母一样,是不合常理的。《诗经》说‘周武王驾车擎旗,威武地握着大斧,犹如熊熊的大火,没有人敢阻挡。’说的就是这种情况啊。”
荀子的一番话,让临武君哑口无言,站起身来,躬身对荀子道
“先生所言极是,在下受教了。”
赵王丹则是对荀子道“先生已辞去了楚国的官职,可否愿在故国担任官职?如果先生愿意来到赵国,寡人可拜先生为我赵国上卿。”
荀子听罢赵王丹的话后,站了起来,躬身对赵王丹道
“大王相邀,在下感激不尽。但是,在下即将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