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奏对(三)(1 / 3)

大燕公子 山中老犬 3128 字 9个月前

已到了开春的季节,但晋阳郡的天气亦旧很冷。

在东门的城楼上,李牧带着几个亲卫正在向远方眺望着,看到在宽阔的河面上,汾河之水带着许多融化的冰块,奔涌向南。

“大都督,晋阳城的城防总算是完工了。”亲卫队长李成杰朝李牧言道。

“是呀!总算是完工了!这是晋阳城,二百多年后的又一次大修。如此浩大的工程,能在这短短的两三年内完工,真的是太不容易了!”

站在晋阳城的城墙之上,望着刚刚修缮一新而竣工的城楼,身着厚厚戎装的李牧,在松了一口气的同时,也发出了自己的感叹。

能让李牧如此感叹,是因为赵氏家臣董安于、尹铎二人,主持修建的晋阳城固然坚实,但却经历了无数次的战争摧残。

尤其是在二百多年前,晋国的智、韩、魏三大家族集体围攻赵家,引汾河和晋湖二水,灌淹了晋阳城整整三年。城墙虽然没倒,但城池各处皆损坏严重。

晋阳做为赵国起初的都城,战略地位突出,赵国朝堂当然非常重视。

历代赵国的君主,也多次有重新修筑晋阳城的想法。但每次在朝堂上和众臣一商量,最后就是不了了之。很简单,两个字“没钱”。

翻开赵国的历史,同这个国家永远相伴的就是战争了。赵国在立国之后,不是让别人打,就是自己在打别人,根本没有精力和财力来重修晋阳城。

再加上,赵国迁都邯郸之后,晋阳做为原先赵国都城的政治中心,就已完全被邯郸取代。

所以,邯郸城倒是经历过几次大规模地修缮。

至于晋阳城,最多也就是采用“缝缝补补”的方式来加固下。

在隶属于燕国所辖之后,姬康和燕国朝堂内的几位阁相,对晋阳城是无比的重视。

做为处于燕、秦、韩三国边界重镇,更是将来燕国大军南下的补给基地,晋阳城的地位和作用,可以说完全媲美于燕国的下都武阳,

放在当下,甚至可以说,晋阳城比下都武阳城更为重要。

在昌国君乐间驻守时期,姬康就诏令乐间主持修建晋阳城。

这次修建晋阳城,燕国朝堂是下了很大决心的。不是象赵国过去那样简单的缝缝补补,而是一次重新大的修缮和扩建,所动用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可不是个小数。

据说在定下重修晋阳城的时候,阁相剧辛拿着“修建费用表”去见姬康。老头子一把鼻涕一把泪的,对着自家君王,甚至说出了“地主家也没有余粮”类似的话来。

无怪乎剧辛如此,燕国各地的城池修筑,按惯例一般皆是依靠当地的“财政收入”来解决,也就是说地方上有多大财力就干多大的事。

但对于晋阳城这样的重镇修建,则是地方财政根本负担不起的,让当地民众负担更不可能的。最后只剩下“一条路”,由燕国朝堂来划拨费用了。

….

姬康的祖父和父亲给姬康是留下了不少家底,但搁不住姬康能“折腾”呀!

这可不是修筑铁路、官道那样的基建,官府可以先发行债券,其后再通过收取“过路费”来偿还债务的方式,让广大官绅积极购买债券。

建造修缮城池,就是单方面财政的支出。

李牧也不太清楚因修筑晋阳城,自家君王和首相之间发生了那些事情。

反正是听说剧辛首相去找了自家君王后,最后是从蓟宫内拉了好几车的珠宝财物,心满意足地离开了。而自家君王的三个老婆,则是在太后的寝宫内嚎啕大哭。

昌国君乐间离开晋阳返回蓟都的时候,晋阳城的修建工程已大体基本完成。

李牧来到晋阳的这大半年的时间里,鉴于如今的局势,更是一刻也不敢松懈。

时至今日,这项浩大的工程可以说是终于竣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