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时分,夕阳的余晖笼罩着大明朝的京城。千年古都在金红色的阳光中,悄然、安静。
但生活在城中高达400余万的人口,喻示着这座古都内中蕴含的活力。
西苑的西安门外是京中人流汇聚的西市,各座酒铺、茶馆之中汇聚着不少“闲人”。
这些闲人是专门来打听消息的。还有就是达官贵人们的随从在此歇脚。今天大明天子召见“都堂”成员议论朝鲜王国平壤府杀大明商人二十多人之事。京中各处非常关注。
这些人中就有如今在大明京师的朝鲜王国使臣金灿烈。
金灿烈坐在酒楼二楼的包厢中,看着街口,心急如焚。事情发生之后,他在京中四处奔走。
然而最关键的是,他并没有见到可以“主导”大明对外策略的“张使相”。
昨天在使馆中,有人建议他去走寿龄侯张鹤龄的门路,求大明的皇后娘娘说句话,务必要保住“朝鲜王国”。
大明的报纸上现在全是一片强硬之声。交出凶手,这种条件算什么?一大半报纸都在喊要灭了朝鲜王国。
他是战战兢兢啊!
就在金灿烈喝着茶忧心忡忡之时,街口一阵骚动,就见一个小厮跑过来,“出来了。出来了。”
少顷,金惨烈远远的看到数辆马车从街口出来。最前面的一辆马车由一队骑士护送着。
只看那些骑士的装束灰布军装,系着腰带,上衣下裤,头戴大铁帽,就知道是马车里是位高权重的大明枢密副使张昭。
金灿烈微微咬着牙。他很清楚,大明朝对外最强硬的便是此人。即便是不久前他主张和鞑靼人“和谈”。
看看鞑靼人的“下场”啊!第一,大失颜面。第二,赔款大伤元气。
片刻,被他安排在下面探听消息的随员快步上来,躬身行礼,“大人,都堂会议已经散了。具体的消息还没有传出来。几家报纸的记者堵在西华门门口采访,被张使相当场叫来锦衣卫拘捕。”
金灿烈和包厢中的随员顿时大吃一惊,“这是为何?”
随员道“大人,张使相说都堂成员议政、治理天下,这是给你们堵在这里当猴戏看得吗?当做赚钱的消息源的吗?成何体统!还有没有一点政治规矩?
日后都堂会议的结果、消息发布自有统一发布的通稿。如有记者采访的必要,自会有渠道安排。
估计那些记者和报社编辑、东家全部都有可能被下狱。张使相雷霆之威啊。日后恐怕很难拿到第一手的消息。”
金灿烈悠悠的叹口气,“完蛋了。”
张昭如此气盛,可谓是“飞扬跋扈”,可见他的意见肯定在“都堂”之中占了上风。
真理报上的文章,他不是没有看过。
“走吧,我们回使馆大院。本官要给国内写奏章。”
金灿烈带着随从回到东城鸿胪寺的“使馆区”,刚回到院子里,已经有两名锦衣卫等候着的。
“我等奉都堂之命,看押朝鲜王国使团。”
金灿烈几人一愣,他们这是被软禁了?
大祸临头啊!
…
…
张昭傍晚时出了西苑,先发火把擅自拦路采访的“记者”用锦衣卫抓捕,有些报纸搞的太不像话!舆论不能没有限制的自由。那就泛滥了。现在京中的报纸就有这种趋势,记者竟然敢在西苑门口堵“都堂”成员为的所谓第一手的消息。
接着,派锦衣卫把朝鲜王国的使团软禁在使馆区中。
这两件事对张昭而言,就是两句话的事。这是他所拥有的“权柄”。他已经得到弘治皇帝和都堂的授权,全面主持“兼并”朝鲜王国的事宜。
回到府中,张昭立即将核心幕僚赵子龙找来,准备行文辽东、渤海两个布政司,火器军(常备军),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