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也不例外。
依据当时西方同类型炮数据,宁远之战所用最早的这一批红夷大炮,有效射程为500米以上,最大射程不到1.5公里。
后又不断改进,使有效射程达到1500米,最大射程到2.5公里。
但因为是直射的关系,谭疯子只让大炮下仰角,对准五十米以内轰击,发挥炮火的最大威力。
红夷大炮铸造精良,威力不凡。
相对于中国的传统火器,从红夷炮铸造所遵循的模数、施放时的炮表化、辅助设施的配备、炮弹的多样化、射程的远近不等、弹丸的重量来看,其威力着实惊人。
但它的局限性也不小,如因为过于笨重,没有合适的陆用炮车,导致机动性极差,长于攻城,拙于野战。装填发射的速率不高。
且炮体笨重,无法迅速转移阵地,故在野战时,多只能在开战之先就定点轰击,当对方情势发生逆转,则往往无法机动反应。
红夷大炮是种架退式前装滑膛火炮,每发射一次,都会严重偏离原有射击战位。
按照正常的操作程序,需要经历复位、再装填,再次设定方向角和仰角的步骤。
红夷射速比较慢,因为发射一次以后,首先要把火炮复位,然后必须用带钩的刷子先把没有燃烧完的碎布等东西钩出来,再用沾水的毛刷伸进炮膛清洗并熄灭火星,然后用干布包裹的炮杆伸入炮膛去擦干,这才能再填入火药,放入炮弹,有时候还需要塞一些东西固定,最后用烧红的铁钎插入火门点放,这些动作非常烦琐,还不包括修正炮位。
这是那个时期前装火炮的通病,能两分钟一发就不错了。所以红夷大炮的特点是射速偏慢,炮体过于沉重,但射程远,威力大,适用于攻城战和防御战。
红衣大炮的火药方硝六斛,磺十二两,炭一斛四两。
又方,硝一斛,磺夏月二两冬月二两二钱,炭三两七钱。
配合少量的掷弹筒,很难区分到底是红衣大炮打出来的炮弹,还是掷弹筒打出来的炮弹。
掷弹筒虽然比红衣大炮小的多,但威力其实是要比红衣大炮大的。
谭疯子为了给建奴造成错觉,仿佛城中只有明军,所以,只让十门掷弹筒辅助发射。
使用步枪,也不超过一百支。
所以,虽然这一面城墙有七百人,实际上给人的感觉就好像只有百来人。
等建奴通过了地雷区域和红衣大炮加上掷弹筒攻击区域,到了城墙底下,城墙上源源不断投下手榴弹,加上冰墙滑溜,建奴的云梯都没有搭建起来,就死了三千多人。
这时候,战斗才开始不到一个小时,建奴五千攻击部队已经死的就剩下一千多人了,这一切,都是宝军一百人造成的战果。
应该说主要是一百人,还有一百人帮着躲在城墙垛子后面扔手榴弹。
建奴虽然伤亡惨重,但一直保持阵型,不停用弓箭压制城墙上的宝军,宝军无法露头。
“师长,要不要让预备营的兄弟都上去。再这样打下去,他们能登上城墙。”
在城门楼里面,参谋长问谭疯子。
这段城墙有七百人,只有两百人在干活,其他五百人要么在城门楼中待命,要么在城墙下面的楼梯待命,都坐着休息。
谭疯子笑道:“就是要让他们登上城墙,记住,登上城墙,部用枪打了,上来一个打掉一个,别让跑了。”
“是!”参谋长立正行军礼,吩咐下去。
宝军一直不露头,只有百来人露头,枪声也不密集,的确很难让人判断到底有几个人。
百来人是好容易判断,关键现在宝军到处卖枪支,蒙古人、建奴、都有几百条枪,和数量不等的手榴弹,地雷,这很难判断是宝军在守城,还是明军自己在守城。
终于有建奴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