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了,不能给陛下带来财富!”韦宝斩钉截铁道“微臣这次搞文字清查,主要是为陛下拔掉许多腐败大臣!并看看能不能发展海运,万望陛下支持。微臣保证,所赚的每一分银子,都交给陛下的内帑。”
“嗯!朕一定支持爱卿!可是银子从何而来?而且,韦爱卿不怕海盗吗?”朱由校闻言大喜。皇帝对于漕运和海运的概念并不很清楚。
韦宝却很清楚大明漕运的危害。
明代官僚反对改变国家的农业大国形象,不愿意去进行任何发展实验。
他们管理国家的思想观念和现实之间的断裂,再不能以技术补救来解决了。
根本原因在于,他们的思想没有活力,已经僵化了。
明朝宫廷对大运河的依赖程度前所未有,远远超过以前的历代王朝。
元朝时期的运河不过是海运的辅助性交通,无关紧要。
而在明代,大运河是京城和江南之间唯一的交通运输线,所有供应都要经过它。
在供应名单中,除了谷物占据首要地位外,其他物品包括新鲜蔬菜和水果、家禽、纺织品、木料、文具、瓷器几乎所有中国所产的各种物品都通过大运河进行输送。
诸如箭杆和制服之类的军需品,苕帚和竹耙之类的家用器具,也经过运河运送到北京去。
整个明代,这种依赖性一直存在,从未中断。
维持这些运河,主要在于使它们能够通航的费用,每年达到一百万。
所有这些对欧洲人来说似乎是非常奇怪的,他们可以从地图上判断,人们可以采取一条既近而花费又少的从海上到北京的路线。这可能确实是真的。
但害怕海洋和侵扰海岸的海盗,在中国人的心里是如此之根深蒂固,以致他们认为从海路向朝廷运送供应品会危险得多。
“银子由微臣自己出!海盗由微臣自行剿灭,微臣请陛下增设兵部海防衙门,给微臣一个兵部海防大臣的官衔,品级仍然是正五品就可以。微臣在河间府造一处衙门,专管大明海防。”韦宝趁机道。
都察院和大理寺毕竟只是司法衙门,差役再厉害,也不能明着与军队一样,韦宝必须要弄到军权,这样才能保证自身安全。
而海军一直是大明的一项空缺,虽然登莱和福建,以及沿海各省都有少量水师,但是中央反而没有专管的衙门,这是韦宝可以钻空子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