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偏向于机动作战,不擅长打硬仗的蒙古人恐惧。
嘉靖十三年,1534年二月,总兵王效以精骑击退万余蒙古人,类似的战绩在明朝历史上不胜枚举。
大将马芳甚至多次率精骑深入蒙古高原,击败蒙人优势兵力,甚至俺答汗本人。
由此可见,明军骑兵的决死突击战术是很有效的。
而辽东军、关宁军中既有大量精锐家丁骑兵,也有享受朝廷财政倾斜的常规骑兵部队,其骑兵战斗力应当是可观的。
其中虽然有一部分蒙古人,绝大多数还是汉人。
那么,明军骑兵对建州作战表现如何呢?
按《明史·贺世贤传》世贤驻叆阳,闻变,疾驰出塞,得首功百五十有四级,进副总兵,铁岭被围,世贤驰援,城已破,邀获首功百余级。泰昌元年九月连战灰山、抚安堡,获首功二百有奇。
贺世贤数次以小规模的骑兵部队发起突击,击败后金,史称“数角斗有功”,显然这些战绩是通过近战格斗获得的,且其中一些战斗对手很可能是努尔哈赤本人。
贺世贤斩首接近500,而斩首往往少于实际歼敌,歼灭女真人当在千人以上。
虽然建州步兵善战,但贺世贤的战法以突袭为主,建州步兵未必能成列对抗。
如铁岭之战,应当是趁建州军刚刚攻破铁岭,突然从背后袭击,以强悍的冲击力斩杀敌军。
由于明军重骑兵使用半覆盖马铠,负载较轻,反而利于在作战后快速脱离。
广渠门之战时,袁崇焕率领9000名关宁军精锐骑兵疾驰至京师,以下马作战为主的方式打退至少一万以上的后金兵,则证明关宁军精锐骑兵的步战能力也可圈可点。
由此可见,虽然没有覆盖的马铠,但“关宁铁骑”应当是一支类似唐朝重骑兵的部队,既能骑射,更强于格斗,其决死冲锋威力甚大,下马步战战力亦可观。
在松锦大战后,吴三桂以较少的兵力和资源,仍能坚守宁远两年,多次挫败满洲的进攻,也显示出“夷丁突骑”作为关宁铁骑的余晖,战斗力是可观的。
不过,明末极为腐败,政府行政效率低下加上内忧外患,关宁铁骑在内的精锐骑兵虽然强悍善战,但实际战兵数量终究有限。
而军事化运转的建州,在步、骑、炮的配置上则面均衡。
加上中枢指挥的失误,明王朝仍然对后金往往战败。
但即便如此,李自成攻克北京的时候后金甚至未能拿下宁远,是吴三桂主动放弃宁远入驻山海关。
由此而论,虽然“关宁铁骑”在编织上并不存在,但关宁骑兵确是明末的强兵。
可再强的兵,没钱,也没人好好用,又能如何呢?
曹文诏这一路,不管是步军还是骑兵,都装备了三眼铳。
步军几个人一支,骑兵人手一支。
这在明军边军当中都属于顶级装备了。
否则即便是三眼铳,也不会装备这么多。
这都是因为韦宝除了钱的缘故。
其他的蓟辽边军也有三眼铳,养不起,没有那么多。
主要是没有那么多的火葯。
曹文诏有了银子,便向蓟辽督师府的营造处多花了一些钱,多弄了一些火葯,索性就将附近几座军营的友军的三眼铳都借过来了,因此装备不错。
明朝三眼火铳,在当初关宁铁骑抗倭援朝,硬刚八旗用的就是这个。
冲锋的时候连开三枪,近身的时候换个握法就是一把狼牙棒,非常牛叉的装备。
宁锦和广渠门之战,满桂赵率教祖大寿等人至少表现比起其他明朝正规军强多了,比如后来卢象升孙传庭杨嗣昌等等。
按照历史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