障和贸易通道,而这是中国成为全球性强国的最后机会。
东南亚势力范围的萎缩也是大明水师衰落的一个原因。
相对来说,北印度洋朝贡圈实际上只是一些沿海城市,中国除了得到文化优越感外,便只能得到长颈鹿,珍珠和生姜了。
这些港口城市的价值在于他们是印度洋的战略要地,控制它们将控制亚欧国际航路,而中国并非一个致力于海上扩张的商业殖民帝国。
东南亚对中国的意义重要得多,明帝国的主要属国大部分都在这里,全部中南半岛和大部分南洋群岛都是中国的属国。
马六甲和旧港在名义上还是中国的海外领土。
在朝贡贸易中,中国从这里得到矿产,木材,香料,黄金,珠宝和大米。尤其是从东南亚进口的锡矿石和大米对中国经济意义重大,前者是制造铜钱的重要原料,后者是供给闽粤居民的粮食来源。
而通过向东南亚出口或转口,中国的制瓷业,纺织业,制茶业和造船业盈利甚巨。财富之巨,“或多致富,而国用亦羡裕”。
除了贸易之外中国移民还在东南亚的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同时中国通过调节国际纠纷,压抑爪哇,泰国,越南等地区霸国,建立自己主导下的中国东南亚体系,将东南亚纳入自己的华夷宗藩体系,从而在自己的东南方向建立了一个的巨大的战略缓冲区。
对于东南亚的战略地位,郑和曾说“欲国家富强,不可置海洋于不顾。财富来于海,危险亦来自于海上。一旦他国之君夺得海洋,华夏危矣。我国舰队战无不胜,可用置于扩大通商,制服异域,使其不敢觊觎海洋。”
像郑和这样有战略眼光的人才毕竟很少,明朝不但自身从东南亚撤退,并严厉镇压东南亚华商集团,破坏了宋元以来的华商网络。
但华商转而采取走私贸易甚至海盗贸易,最终迫使朝廷放弃海禁。
同时在人口和赋税压力下,东南沿海大批居民移民东南亚。华侨在东南亚有自治地位,并拥有武装,在经济上拥有巨大实力。
“从仁宣时代积极经营南洋,南洋已成为中国一部分,无论在经济,文化政治上都为中国附庸。南洋之开化,完全属于中国人之努力。假使明朝能继续经营,等不到欧洲人的东来,南洋诸国已成为中国之领地。”
郑和的预言不幸被言中了,由于明朝水师的撤退,中国丧失了东南亚的控制权,中国舰队撤走后,越南、泰国等地区强国又以强凌弱,东南亚再次陷入了混乱局面。
“及郑和之战舰有南洋撤回,诸小国及散居各处之岛屿,亦皆立即瓦解,恢复其往昔互哄之状态”。
中国只剩下宗主的虚名,丧失了海上威慑力量,使它无力制止各藩属国之间的争霸战争,宗藩关系日益空心化,最终成为礼仪性的。
安南便曾不顾明帝国的警告,吞并了同属明藩属的占城。
韦宝的天地会治下地区,目前仅仅存在于大陆。
就像是一条巨龙的尾巴,陆地的控制区域,只是韦宝在积蓄力量。
韦宝很清楚,要想让这条巨龙成型,以至于腾飞,唯一的方式便是让巨龙出海,到更加广阔的天地去翱翔。
次日,韦宝很早就到了内阁。
平时内阁大臣们都是很守时的。
不管是阉党大臣,还是东林党大臣,不存在劳动纪律的问题。
可是今天,平时经常赶不上早朝的韦宝,却是第一个来的,这是因为他们昨天都喝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