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何以(3 / 3)

夏日摩天轮 长安清达 2081 字 1个月前

的56个民族的大家庭。

五千多年前散居各地的部落,在生存发展的过程中逐渐结成部落联盟,以迁移来规避和抵御天灾人祸。经过无数次的试错,其中一支较大的部落联盟迁入当时最适宜的生存环境——黄河中下游地区。经过在夏朝数百年的聚居,形成了部族集合体——夏人。由于聚居区域还比较分散,部族间的交往也不可能频繁,他们并没有完全融合为一个种族,因而被称为诸夏。

商人来自诸夏聚居区之外,尽管他们在军事上征服了夏人,并建立了商朝,但始终无法改变诸夏在人口数量上和文化上的优势。在商朝期间,尽管主流文化已经是夏、商文化融合的产物,但人口的主体仍为夏人。商被灭后,残余的商人被强制迁移和监控,散处的商人成了诸夏的一部分。

周人虽是灭商的主力,但直到周朝建立,周人在总人口中还居少数。周朝分封的范围几乎都是诸夏的聚居区,被封的诸侯与他们的宗族、部属、军士、仆从在封邑也往往居少数。因而除了在关中周人的旧地,占人口大部分的诸侯国的民众仍为诸夏,仍以诸夏自居。到周平王东迁时,经过近三百年的融合,江淮以北诸侯国范围内的民众都已成了诸夏、夏人。

华,本义是花,引申为美丽、典雅、高尚,由赞扬夏人服饰之“华”扩展为形容夏人之“华”。诸夏、夏人乐于接受,并逐渐以此自称“华夏”。以后,华夏亦被简称为“夏”或“华”。华夏以外的部族还有很多,到东周时,被泛称为胡、戎、狄、夷、蛮等,并根据分布区域、方位、特征被细化为林胡、山戎、北戎、伊洛之戎、赤狄、长狄、东夷、淮夷等,或者还保留各自的名称,如彭戏氏、白翟、楼烦、屠何、东莱等。随着华夏人口的增加和农业区的扩展,一部分非华夏部族由牧业、狩猎或采集转化为农耕,并与华夏融合,一部分迁往北方。到秦始皇统一六国时,长城之内的黄河流域,基本上已没有聚居的非华夏部族。

秦汉期间,华夏人口从中原迁入河套地区、阴山南麓、长江两岸、巴蜀、岭南、辽东、朝鲜。在两汉之际、东汉末年至三国期间、西晋永嘉之乱后至南北朝后期、安史之乱至唐朝末年、靖康之乱至宋元之际,一次次大规模的人口南迁使华夏人口遍布于南方各地。在这一过程中,南方的三苗、百越(如山越、瓯越、闽越、于越、骆越等)、巴、氐、蛮、滇、僰、爨、僚、俚、僮等,大部分逐渐融入华夏,一部分退居山区或边僻地区,形成或组合为不同的少数民族。

魏晋南北朝期间,面对大量迁入的非华夏族群和已经认同华夏的非华夏人口,华夏的主体更强调自己属于“中国”的华夏,即“中华”。以后,中华与华夏并称,“华”成为中华与华夏的简称,也可以是中国的简称。

在不同的朝代,特别是历年长久的统一王朝,该朝疆域内的华夏和非华夏人口,均可以国号冠名相称,如汉(大汉)人、唐(大唐)人、明(大明)人、清(大清)人,并会在朝代以后长期沿用,如汉以后至南北朝都有“汉人”之称,此后往往以“汉”称华夏,以区别于“胡”。在清朝,内地十八省纳入编户的人口都称为汉人,以“满汉”象征全国人民。而“唐人”之称一直用至近代,尤其是在海外华人中。

夏日摩天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