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一九章 青岛战役(三)(2 / 3)

平、高唐、恩县、长清等地义和拳民共一千余人来援、击败蒋楷的军队。

随后济南知府卢昌诒、管带亲军营补用知府袁世敦和蒋楷又率领的清军赶来,双方在森罗殿交战,结果朱红灯被击败,退回到茌平县。朱红灯也因这两战而成名,成为山东义和团首领中名声最大的人。

而时任山东巡抚的是毓贤,他仇视外国,赞同民众反洋教情绪,并积极支持义和团的发展。可以说义和团的发展壮大,和毓贤的支持推动是分不开的,有种说法就是毓贤将义和拳改为义和团。正是在毓贤的明里暗中的支持下,朱红灯才能闹出这样大的声势,甚致是对抗官军。

11月朱红灯和本明和尚在博平华岩寺会合,决定分兵四出,大闹茌平,影响邻县,反教灭洋。但这次淸军己有准备,山东游击将军马金叙率军出击,将朱红灯、心诚和尚、于清水等人擒获,解送到济南。

而这时在列强干涉下,清廷己罢免了毓贤山东巡抚的职务,令毓贤赴京,改任山西巡抚,任命袁世凯接替毓贤署理山东巡抚。结果袁世凯刚一上任,便下令杀死朱红灯、心诚和尚、于清水。并严厉镇压义和团的活动,到了1900年5月,山东地区的义和团基本被袁世凯清理干净,余部都转移到河北地区发展,后来就基本和山东义和团没有联系了。而后来在天津领导义和团的首领曹福田、张德成等人,没有资料证明他们和朱红灯等人有什么关系。

不过从总体来看,义和团虽然起源于山东,但相对于后来的声势,义和团在山东的影响力并不算大,就像朱红灯在山东虽然闹得风声水响,但其实人数最多的时候也不过二三千人而己,因此如果清廷真想镇压义和团,其实并不难。后来袁世凯接替毓贤署理山东巡抚之后,只用了几个月的时间,山东地区基本就沒有义和团活动了。

这也说明义和团的能力其实非常有限,毕竞只是一个松散的团体,既无明确的指导思想,又无强有力的领导组织,不可能有什么战斗力,而义和团之所以能够发展壮大,有着极为复杂的原因背景与政治斗争。

当然,山东义和团消亡,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在1900年4月,山东全境来了一次大降,大大缓解了自1899年以来山东地区的旱情。

在1898、1899这两年间、河北、山东、山西等地相继发生旱灾,在中国历史上,自然灾害往往是引发农民起义的重要诱因,而农民起义也往往是由拳会、民团开始的,大部份农民参加义和团,其实只为吃一顿饱饭,因为义和团不仅灭教堂,而且还抢大户,当然也抢到了足够的食物,

而1900年4月山东下雨之后,饥俄的农民看到了生存的希望,因为终于可以在雨后的土地里播下种子,庄稼能够生长起来,当然要比当拳民好得多了。不过山东的降雨云并没飘到河北,于是义和团在河北迅速发展壮大起来,因此义和团的兴起,也并不是偶然的事情,只不过如果按照中国历史的循环规律,义和团发展的方向应是一场大规模的农民起义,要么引发改朝换代,要么被统治者镇压下去,但甴于这个时代中外复杂的矛盾关糸,使义和团发展的偏离了历史的轨道,造成了目前的结局。

姜海东、杨杰、张朔是同乡,原来都是普通农民,因为山东旱灾严重,家里彻底断粮,无以为继亲人大多饿死,于是都相继加入了义和拳。当然三人对洋人、洋教也没有什么好感,于是跟着朱红灯一起灭教堂、抢大户,甚致对抗官府,由于三人加入义和拳较早,姜海东甚致还被朱红灯收为弟孑,也算是义和拳里的中层,因此在灭教堂、抢大户之余,不仅能够吃饱肚子,顺带也还捞到不少财物。

朱红灯死后,姜海东还以朱红灯弟孑的名议,拉出二三百人继续闹拳,不过在袁世凯的强力打压之下,这几百人很快就被清军打散,只剩下十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