竟是下属,也不好多说,只能劝铁良、良弼消消气,好好休息。
就在这时,忽然有人来报告,原来是一支清军的运需队伍遭到了人民军的攻击,粮食物资均被人民军焚之一炉,运需队伍的主将逃回到清军的营地报信。而铁良本来就是一肚子火,听了之后顿时勃然大怒,当即下令将这支运需队伍的主将枪毙,以儆效尤。
不过枪毙运需队伍的主将容易,但要阻止义勇军的这种袭扰战术就是难上加难了,铁良再发脾气也没有用。而就在6天,从洛阳出兵的北洋四镇统领吴凤岭向铁良报告,称自己这一路遭到义勇军的攻击,与匪大小十数战,损失重大,而且据探子报告,有一股义勇军乙袭击洛阳,因此吴凤岭必须回防洛阳,不能继续进军了。而第二天湖北新军也向铁良报告,自己的一个粮仓被义勇军烧毁,只能暂时停止进军。
接到这两份报告,铁良、良弼也不禁又惊又怒,四路进军,竟然有两路停了下来,这仗还怎么打,因此正要下令命令这两路军队继续进军,但就在这时,又有人向两人报告,朝廷下旨,加封从保定出兵的北洋三镇统领段祺瑞为署理河南巡抚。
原来清军的4路军队中,只有段祺瑞部的进军顺利,并且还颇有所得,这时已经连续收复了广平府、冀州府、顺德府、赵州府4个州府,兵锋己经直逼河北省最南端的大名府。
虽然放弃河北的地盘,是河湖根据地既定的计划,因为河湖根据地在河北地区的基础并不深,而且也是诱敌深入,不过河湖根据地也不会轻易的将这些地盘让段祺瑞,该有的袭击也都安排了,丝毫也不会比其他三路少。
原来段祺瑞这“北洋之虎”的称呼也不是白叫的,其行军作战确实是有些章法,在出兵3天之后,发现义勇军的袭击战术,因此段祺瑞也改变了进军的方案,首先是大军分成两批,轮流进军,互相掩护,并保证有几门火炮处于备战状态,一但遇到了袭击,就立刻向袭击的方向开火射击,就算是打不着,也能威摄一下敌人。而且每天进军时,段祺瑞都会派出大量的侦察兵到大军周边侦察巡视,保护大军的安全,而每天宿营也不惜工本,加固营门设施,并在营地外围多布哨点,增加守夜巡视人员等等。
这几番措施下来,果然收到了效果,段祺瑞部受到的阻碍果然减少了许多,虽然行军的速度也慢下来不少,每天连20公里都走不到,但却是稳步的推进,这样积少成多,反到是比其他三路的进展要快得多了。而义勇军见段祺瑞部的防范严密,军列整肃,没有多少可趁之机,而且义勇军也不打算在河北省内和清军决战,因此也就且战且退,将广平府、冀州府、顺德府、赵州府4府全部让给了清军,并逐步的退出了河北省。结果段祺瑞部取得的战果在4支清军当中反到可以算是一枝独秀了。
其实北洋二镇的王英楷、四镇的吴凤岭都不是无能之辈,如果真要是用心,也未必不会想出和段祺瑞类似的措施来,只是王、吴两人都记得袁世凯的咛嘱,保存实力,不可冒进,最好是让铁良、良弼去和匪贼硬拼,因此两人也就不怎么上心。
而段祺瑞却是比他们两人多个心眼,如果是故意消及怠战,确实是可以达到扯铁良、良弼的后腿的目地,但铁良、良弼现在可都是当朝的红人,现在自己坑了他,等战争结束之后,两人也难免会报复,袁世凯也未必保得住自己,因此罢官降职是再所难免了。虽然袁世凯以后还会想办法重新启用自己,但从段祺瑞的心里来说,还是不愿因此而丢官弃职的。于是段祺瑞就耍了一个心眼,就是在刚开战时出点力气,打几个胜仗,然后再保存实力,这样一来就算是日后受罚,自已也能够将功拆过,保全自己。
不过义勇军退到大名府之后,就不再退让了,一来是退让得够多了,段祺瑞也应该知道好歹,不要再继续进军,否则那就打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