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零二章 求和(九)(2 / 3)

多的历练和有人来指引,当然伊藤博文认为自己就是指引宫本直拓的人,但现实的结果是,宫本直拓对时局的判断见解都在自己之上,自己根本就指引不了他。

其实在台湾海峡之战后,伊藤博文也十分清楚,日本己经没有本钱和华东对抗下去了,当务之急是不惜一切代价,尽快和华东谈判,结束战争,那怕是赔款也再所不惜。

只是心里明白是一回事,但实际的操作,却又是另外一回事了,一方面是在日本国内,由于这么多年的教育和宣传,战争气氛相当浓烈,军方的势力也越来越大,既使是在这个时候,军方还有相当一部份人主张不顾一切代价,也要将战斗继续进行下去,因此很难接受赔款的结果,而提出议和赔款的人,也必然会受到千夫所指,甲午战争之后的李鸿章,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只不过在清国,李鸿章还可以通过辞官、隐退的方式暂避风头,等待东山再起的时机,但在日本可就没有那么好过了,除非是自杀伏罪,否则恐怕有一大堆“天诛”、“人诛”在后面等着。

另一方面,英国的态度也不能轻视,尽管伊藤博文智目“日本应以自己的国家利益来决定采取的国家策略”但在现实面前,也不能不退让,现在的日本确实离不开英国的扶植,因为这一场战争己令日本元气大伤,而华东却必会在战争之后强势的崛起,如果失去了英国的扶植,日本在战后根本无法与华东相抗衡,因此在台湾海峡之战后,英国依然主张对华东持强硬态度,并且采用贸易禁运的方式对华东施加压力,并要求参加远征军的5国均不得与华东单独谈判。尽管伊藤博文也知道这个决策不妥,但还是要顾忌英国的态度,对英国的要求又不得不从。

结果日本跟着英国一起发表了对华东持强硬态度的声明,引来了华东的强硬报复,对日本进行海上封锁,这也给日本造成了严重的打击。因为日本本来就是一个对海运依赖极大的国家,而且现在国内的经济已因战争彻底崩溃了,完全靠英法美等国的输血生存,但华东的海上封锁,英法美等国的商船都不敢停靠日本,结果更是雪上加霜,眼看着日本就要断血了。

其实现在华东的海上力量还很有限,舰队的规模虽然不小,但缺少中小型军舰,在舰队决战时,或许还没有太大的影响,但要执行封锁作战,由其要封锁日本这样一个世界上海岸线最长的国家之一,以华东目前的海上力量,是不可能真得从海上将日本全封锁,总会有一些漏网之鱼,也正因为如此,日本现在还能够苟延残喘,不至于立马死去。当然,被人民军海军拦截,俘虏、击沉的概率也不小。

不过对于法美等国的商船来说,他们可没有义务为日本承任这样的风险,既使日本提高了航行的费用,并设下巨额的奖励金,但愿意去日本的商船仍只剩下不是二成。而外国商船不愿干,就只能靠本国的商船支撑。但在这样战争中,日本己损失了大量的商船,本身的运力大损,而冒险为日本运输物资,肯定会遭受重大的损失,而且还没有地方去补充,但现在这种局面,也只能饮鸠止渴。

就在前几天,荷兰决定放弃远征军五国的同盟,单独与华东谈判,并接受向华东支付赔款的条件。这在日本中造成了巨大的震动,虽然荷兰的实力不强,但毕竞是五国的同盟之一,这也说明荷兰实际是并不看好五国同盟的前景,也说明英法两国对五国同盟的控制力有限。而还有一些有识之士也能够想到,既然荷兰己经放弃了五国同盟,那么其他三国还会不会有动摇呢,而日本是否也应该灵活一点。

尽管在日本內还有少数顽固份孑叫嚷坚持抵抗到底,决不妥协,而且英法两国也再三的安抚日本,承诺会想尽一切办法,解决日本的危机,并让日本体面退出战争,同时也警告日本不要步荷兰的后尘,单独与华东谈判,但伊藤博文还是意识到日本确实有必要做出改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