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 水灾(三)(2 / 3)

要是说成趁你病,要你命,利用安徽、江苏等省受灾之际,趁虚而入,反到是更为可信一些。

等了一会儿,卢成祥才道“各位以为当如何呢?”

这时陈与正道“大人,依下官之见,此事关系重大,不可迟疑,应该立刻通报给巡抚衙门,请巡抚定夺才是。”

卢成祥皱了皱眉,道“现在就通报巡抚衙门,是否太早了一点,华东的船队在何处尚未可知?也许他们又回去了也说不定。”

宋昌辉道“大人说得是,下官之见,还是先派人在附近查访,等发现了华东船队,看他们意何为之后再作商议,如今还是以救灾为重,不可节外生枝啊。”

卢成祥点了点头,道“言之有理。”

常清德道“东翁,即然有新粮到了,明天是否多用一些米熬粥,以安人心啊!”

卢成祥想了一想,道“好,就依前几日的标准,这600石粮也只能暂解燃眉之急,因此也不可乱用。另外守城之事也不可大意,绝不可让灾民进城来。” 众人见卢成祥这样说了,也就不在说什么,于是纷纷起身告辞离去。

第二天,在合肥城外的官府开设的粥棚施粥的质量大增,虽然还达不到正常的可以粥中立筷的标准,但一碗粥里总算是大半是米粒,因此这几天以来,由于施的粥太稀而颇有怨气的灾民们也稍稍平复了一点。而卢成祥的心里也安定了不少。

不过就在两天以后,卢成祥的心情又遭了,因为他收到消息,人民军的舰队在合肥西北约30余里的三十岗一带停船登陆,并在岸上建立营地。三十岗合肥西北的一块地势较高的地区,在那里还有几个村庄,不过由于地势较为起伏,因此还是有大片的荒地。

随后的连续几天,卢成祥都派人到三十岗去打探人民军的营地情况,而得到消息是营地的范围越来越大,建起的帐蓬也越来越多,还建造了围墙、岗楼,以及码头等设施,并且开始真的收容灾民。这下卢成祥也觉得有些意外,难不成华东真的是来救灾的?

而就第6天的时候,第二支船队到达三十岗,这支船队的规模要比第一支船队大得多,共计有12艘船,不仅送来了大量的人员,当然其中也包括不少的军人,另外还有大批建筑材料,以及粮食物资,看来是打算在三十岗扎根了,而且这时营地里收容的灾民人数已有约300余人,并还在增加,因为每天都有船只派出去,在各个遭受水灾的村庄镇店去救人。

卢成祥可真的有些想不通了,难道华东真的是到庐州来救灾的?那么他们为什么要这么做呢?虽说是救险赈灾可以获得一个好名气,但卢成祥也知道,救灾是极为花钱的事情,拿钱买名声?难不成是华东的钱真的多得花不出去?不过这也是有可能的,因为听说华东向英法日俄等国索取了大量的赔款,据说是有十几万万两白银,因此华东还真不差钱,那么花一些钱来,买个好名声,到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华东已经公开宣布,要灭亡大清,建立新朝,那么树立自己的仁义爱民形像,收买人心,以显示自己兴兵举义、改朝换代之举是上合天意,下顺民情之事,这是每一个新朝都会去做的事情。

想到了这里,卢成祥也不禁惊出了一身冷汗,而且越想越有理,因为卢成祥是通过科举出身的官员,熟读史书,这样的事情,在中国历史上是反复上演的,华东也玩这一手,并不奇怪。

于是卢成祥找来自己的幕僚常清德,将自己的想法告诉给他。其实这几天以来,常清德也在思考这个问题,而想出来的结果和卢成祥也差不多,因为两人所受的都是相同的教育,因此思路也大体相同,不过常清德比卢成祥想的更进了一步,那就是华东救灾,除了收买人心之外,恐怕也是盯着安徽之地。等大水一退,由于华东有救灾济民的好名声,只用振臂一呼,只怕是兵不血刃就可以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