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四章 需要重新磨合的大宋君臣(2 / 2)

事就好,臣今天来一则请安,另外还有一事,请官家定夺。”李纲面露为难的说道“官家,缺钱了。”

“缺钱了?国帑收支出现了问题吗?”赵桓疑惑的看着李纲,这水患不是应该缺粮食吗?怎么连钱都开始缺了?

赵桓想起了当初给胡世将安定蜀中的三年免税,难道是因为这个政策?

李纲摇头说道“不是国帑收支问题,是钱荒了。鸟羽上皇把崇德王赶走之后,这白银海贸就停了。前段时间存的白银顶多就够四五个月,来年开春,大宋又要钱荒了,官家。”

“大宋也有银矿,可是汴京铸钱用量极大,停了工,那些银匠就得自谋生路,官家,这不能停工呀。”

赵桓点头,他猜到了会有钱荒的可能,只是没想到繁盛的海贸,只给大宋带回来了四五个月的存银。

李纲忧心忡忡的说道“若是这铸币一停,这钱引继续增发,那就会和之前的钱引一样,大幅贬值,到时候又是麻烦事一堆。”

大宋钱引的崩坏,直接导致了方腊在漆园造反。间接的导致了两川在赵桓和赵构之间的摇摆和犹豫。

大宋苦钱引久矣,皇帝生辰要印一批、皇帝修院子要印一批、皇帝生孩子也要印一批。

关键是这赵佶还特别能生,截止到赵桓登基之前,已经有了二十八王。

赵佶特别喜欢修院子,修完延福宫,修艮岳宫,修完艮岳宫修万岁山,钱引一批一批的印,不崩才怪。

赵桓坚持的银根和钱引数量一致,防止挤兑,就是在恢复大宋朝堂信誉。

这个过程极为漫长和艰难,但是却必须要做,若是大宋银元和大宋钱庄崩了,那赵桓登基这几年做的所有事,又回到了。

“官家调动了王禀回京,要不要让他们乘船讨伐鸟羽上皇?”李纲犹豫的问道。

赵桓眯着眼看着李纲,探着身子问道“王禀回京是参加春秋大演兵,一群旱鸭子你让他们去海上打仗,这是要他们的命吗?”

“这建议谁跟李太宰说的?”

李纲瞬间明白了这个建议问题出在哪里。

大宋皇帝调王禀回京,自然是为了震慑某些人,而破解之道,自然是让王禀不在京城,而倭国显然是一个好去处。

“户部侍郎郑望之找的臣,他跟臣说起了钱荒之事,顺嘴说了一句得有人讨伐鸟羽,之后就提到了王将军回京之事。”李纲擦着额头的汗。

这个郑望之张嘴闭嘴就是钱荒的害处,倒是晃住了李纲。

赵桓点头说道“又是这个郑望之呀,他要是坑害我大宋军卒呀!”

“不过你最近的嗅觉不大灵光啊。”赵桓对李纲笑着说道。

李纲久不在官家身边,又没有读心术,自然不晓得官家最近的重心是在肃王、景王背后的人。

这一桩桩的事,安排的极为机巧,甚至连李纲都给瞒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