竟不会构成一个群体的主流,秦朝大规模复除平民就那么几次,复除者的主要来源依旧是爵位福利,即第四阶不更自免更役,到了第九阶五大夫,家免役。
说白了,贫民复除就像是天上掉下来的馅饼,而爵位复除才是实实在在靠拼命挣来的荣耀。怎么到头来,爵位复除者未见造反,贫民复除反倒先反了呢?很奇怪吧?
带着这个疑问说回立论之基,陈涉真的是穷人吗?
随着《睡虎地秦简》和《里耶秦简》的发掘,太史公治的秦史是怎么回事,大家心里也该有个判断了。大体的走向应该无错,但涉及到某人某事,盖棺定论,却充满了个人情感与政治考量。
首先,陈涉少有大志的故事原型是《庄子内篇逍遥游》,从这部巨著的成书时间和普及度来看,要不陈涉是抄袭者,要不太史公就是抄袭者。
假如答案是后者,则陈涉少时贫穷的说法同样不可信。二世征发闾左,他和吴广都是屯长,可见那时候,他已经是乡上有头有脸的人物了,混得至少不会比刘邦差。刘邦一生有贵人相帮,开挂开得飞起,陈涉呢?
而假如答案是前者,则说明陈涉小小年纪就学通了《庄子》。我十多岁的时候反正是看不懂《庄子》的,他看得懂,又穷得给人帮佣,实乃是贫而敏学的典范。
其次,看看他起义前的准备,鱼腹藏书,篝火狐鸣。这两件事大抵是真的,这说明陈涉在造反前夕,有小弟,有大志,胆似虎豹,不惧鬼神,这样一个人物居然是苦哈哈的自耕农……不得不感叹一声,秦朝的自耕农不愧是农民起义的先行者和奠基人。
再次,陈涉的籍贯在楚地,并不是苗红根正的老秦人。吴广是阳夏人(今河南太康,不是司马欣那个夏阳),也不是真正的老秦人。
贫民复除出自天恩,考虑到楚国灭亡的时间,身为穷人的陈涉是通过什么途径,又是以什么方式撞到这份天恩的?六国都几近一统了,按照始皇帝的性子,应该不会乱施恩义才对吧?
基于以上种种,近代开始,学界逐渐有了第三种论调。
闾左是一种特权的象征,以复除者居闾左,并不限定贫富。
汉代的户律规定:“自五大夫以下,比地为伍,……”,也就是说,爵位不到五大夫的,要依照官府的安排择地居住,就如同现在,农民要由国土部门来规划宅基地一样。
把复除者集中安置显然更利于官府管理徭役的征发,而闾左被征发,则意味着二世时秦法破功,百姓惶惶,由此才会天下大乱。
兴于法,亡于法,这就是我书中的闾左,贫者有,富者有,不是承露天恩,就是爵过不更。
遗憾的是,如此有趣的考据过程,我没法放进正文里去和你们细说,因为那样会破坏故事的整体感,本章偶尔会到提一点,但因为篇幅的关系,也不可能太过面。
整本钜子里都是这样细小的考据过程,一如“公子”这个称呼,一如第二章里,田典的婆姨郑氏骂人的那段闲话,以后还会有更多。
他们不见得在文中会体现出多大的意义,更多的只是一闪而过,不沾因果。
可在我看来,这是一个历史写手该有的操守。对与不对另外去说,我既然选择把他们写在文里,标新立异也好,因循守旧也罢,总归该有我的出处和思考包含其中。
要是连这点都做不到,那是对你们的不负责任。
写文嘛,本就该是一个不枯燥的学习过程,阅读嘛,则该是一个能回味的享受经历,我身为一个普普通通的业余历史爱好者,之苦,之乐,皆在其中。
说了这么多有的没的,现在绕回正题。
4月26日中午12点,《大秦钜子》上架,上架期间更新安排如下。
上架头三天,每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