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8 登基(大结局)(5 / 8)

请求收回成命。

在池非看来,他能封侯足以。

但以岳父对他的恩宠,这应该不太可能。

他多半会跟李定北和萧志坚一样,会被封公,而且很可能还是国公级别。

虽然被封为国公也很显眼,但比起独一无二的异姓王,封公已经好太多了。

至少还有李定北和萧志坚这两家国公府在前面顶着,他这个以后不打算当官的人,在朝党之上就没那么显眼了。

另外他还会像第一代镇国公那样,立下祖训,让子孙们不站队不跟风,保持本心。

只有这样,才能避免苏家有朝一日被迫卷入到夺嫡之争的旋涡里。

能为孙子后代想到这份上,池非觉得自己已经做得挺不错了。

虽然比不上宁氏先祖那样算无遗策,但至少也算是尽心尽力了。

假如这样日后苏家还是出了某个硬要参与夺嫡之争的笨蛋子孙,那他也无话可说,他能做的都已经做足了,可以说问心无愧。

…………………………

皇帝自称天子,代天行道,故历朝历代几乎所有皇帝都有祭天的传统,大魏也不例外。

而祭天之处,则称为天坛。

自朝廷迁都江南后,和安帝赵焞安命钦天监在新京城内挑选一块风水极佳的地方建造新天坛。

其开工时间甚至比新皇宫的建造时间更早,可见天坛地位之尊崇。

天坛是皇帝举行各种重要仪式的地方,每年孟春祈谷、孟夏祈雨、孟冬祈天都会在此举行。

除了例行祭祀外,这新天坛还在正式迁都完成那天使用过一次,由和安帝赵焞安亲自上坛祷告上天,祈求保佑新京。

可惜这番祷告看起来没什么作用,一年以后新京就被胡人大军给拿下了,甚至就连整个赵氏皇族也几乎被屠杀一空。

也不知道是赵家气数已尽,还是上天听不到赵焞安的祷告。

但无论如何,这天坛依旧还是皇家举行重要仪式的庄重之地,地位并无改变。

这天一早,天坛正中的祭天殿里,站满了穿戴整齐的文武百官。

在其身后,则是一大群虽无官身,但有爵位的世家勋贵。

所有人在礼部官员的安排下,按品级高低、爵位大小等区别,各自排成数排,井然有序。

大殿周围,还有一众宫廷乐师在合力奏乐。

庄严肃穆的乐声,在整个大殿当中周而复始、回音了了。

大殿正前方有一个铜鼎和一方长案,铜鼎内一直燃着柴火,案上也摆放着丰盛的祭品。

此乃祭天仪式中的“燎祭天地”,寓意通过焚烧薪柴、献上祭品来供奉上天。

身披铠甲、头戴战盔的西北大将军兼监国大臣镇国公宁志远,就这样一身戎装地站在铜鼎前面用洪亮的声音诵读着祷天祭文:“臣远敢用玄牡昭告于皇皇后帝,魏历世二十有一,践年二百三十有六,四海困穷,三纲不立……”

祭文乃礼部官员所写,用辞虽华丽,但有些晦涩难懂。一些读书不多的人,甚至根本就听不明白祭文的意思。

这篇祷天祭文大概的意思是:大魏立国二百多年来,终遇大劫,奸臣当道、百姓困顿。

恰逢此时,胡虏作乱、瘟疫横行,堂堂大魏竟就此毁于一旦。

除两位公主外,赵氏皇族已断绝于胡虏之手,大魏皇朝实则气数已尽、名存实亡。

然国不可一日无君,此时大魏境内仍旧战乱不断,民不聊生,急需一位新君主持大局。

臣宁志远在两位公主及百官的多次恳求下,终于不得已接任大统,成为新君。

臣自知德行不足、难担大任,但为保天下百姓安宁,必将躬尽所能、毋以敢忘。

望上天垂怜,护佑大宁。

宁志远念完祭文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