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秉忠道
“启禀陛下,在别院时陛下曾问臣如何看那图纸,臣回答,纪先生乃神人也。现在臣终于明白了,纪弘成不是神人,他只不过是个略比一般人聪明的儿郎。他之所以深谙格物之学,那一定是来自他的师门。臣甚至怀疑,他的师门在海外的某个地方,否则一个人怎么可以懂那么多世人都不懂的东西?”
忽必烈点头道
“子聪先生说到了关键,这就是朕为何忍受纪弘成的嚣张跋扈,也要拉拢他的原因。”
顿了顿,忽必烈又道
“子聪先生如何评价那首词?”
刘秉忠拱手道
“陛下,臣不敢隐瞒,实话实说。纪弘成的这位师祖,恐怕是一位枭雄,他如此了解华夏历代帝王,那首词的气韵冠绝古今,可见他跟我们华夏民族是同根同源。陛下,纪弘成此人可以利用,但他背后的师祖,却不得不防啊?”
忽必烈笑道
“朕的看法与子聪有所不同。朕认为,这首词就是纪弘成本人所作。”
刘秉忠惊讶道
“还请陛下明示!”
“他在哪里学得这些格物之学,朕不得而知,但看这首词,应该出自纪弘成本人之手。这是一种直觉,若说有什么证据,还真找不到。”
忽必烈呷了一口茶继续道
“他说这首词出自他的师祖之手,如果是真的,他的师祖年龄恐怕不大,应该在我的爷爷成吉思汗之后。成吉思汗之后的风流人物,按照词中所说,连朕都不够格。如果那首词真是纪弘成本人所写,恐怕也只有他够格了。”
刘秉忠不知道怎么说,因为忽必烈说得没错。他贵为天子,还真没什么文采,也不风骚,要说弯弓射大雕,自然也无法跟他的爷爷相比。
忽必烈转移话题道
“大明殿修的怎么样了?”
这算是问到刘秉忠的专业了,于是他侃侃而谈道
“陛下,大明殿过几日就可以去参观了,不过臣有个建议。”
“什么建议?”
“纳鲁尼苏献上一件重宝,已经运抵大明殿。他说要给陛下一个惊喜,所以希望陛下到迁都大典之日才揭开那件宝物。当然,如果陛下强烈要求先睹为快,臣也只好从命。”
忽必烈有些狐疑,这纳鲁尼苏他了解的不深,会不会出什么幺蛾子?不过他还是信任刘秉忠的,于是问道
“子聪先生是否见过那件宝物?”
刘秉忠的目光中明显闪动着兴奋,却故作平常的道
“皇上,微臣亲自过目的,不会有任何问题。那的确算是一件宝物,到时候陛下看了就知道了。”
这倒勾起了忽必烈的好奇心,于是笑道
“好,到时候朕看看,若不是宝物,看朕不打烂你们的屁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