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梓州路,合称川峡四路,简称四川。益州路主要是川西成都平原,利州路是山南与川北山地,夔州路是川东山地与河谷,梓州路是川中与川南的丘陵地区。
到南宋晚期,蜀地才基本形成成都、嘉定、保宁、重庆、遵义和汉中六城格局。成都是川西丘陵中的平原中心,嘉定是滇蜀的通道和在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三江的交汇枢纽,保宁是川北山地和嘉陵江航运的中心,重庆是长江和嘉陵江航运交汇的枢纽。
在西北方向,西汉水河谷低地提供了一条由汉中通往陇西的比较平坦的通道。在东南方向,汉水连贯汉中与湖北,汉中居其上游,构成了西北与西南、中南地区的交通线,汉中恰逢位于江南—武昌—汉水和广州—重庆一嘉陵江交通线的末梢。
在东部两侧水量丰沛的支流组成山区的毛细血管,汉中可以通过汉水与兴安、郧阳、襄阳、德安和鄂州保持沟通;在南部,经历过几个世纪以来的军事改造,从略阳到重庆的水道一直保持着贯通。江钲提出的自汉水溯流而上袭取汉中的战役构想也正是基于此,而又曾有秦国自汉中下汉水击楚郢鄢之地的成功战例在先……
战争终究不是儿戏,在几经斟酌后赵昺原则性同意了江钲的构想,而后召开廷议商讨得到了诸相的支持,定下了分步走的方案。
首先对于‘阆中事件’,己方要发布严厉的谴责,遣使向蒙元问罪,尤其是要狮子大张口,把价码开得高高的。要求一定要处死制造冲突的首恶,追究协同者的责任,并对伤亡者做出巨额赔偿。而目的就是与蒙元方面扯皮,为军事准备争取一到两个月的时间。
在蒙元方面谈判的同时,命刘师勇调集军队,做出强攻阆中的姿态。一方面是吸引汉中方面的敌驻军向阆中增援;另一方面也是为下来的实战做准备;与此同时,令襄樊镇抚使田忠动用各种力量对谷城汉江上游航道展开侦察,查明江水的流量,可否通行战船及沿江敌军的兵力部署和江防力量,并秘密对部队展开动员和战前训练。
与此同时,赵昺又下令命屯驻于建康、江州和鄂州的长江内河水军,以护送军用物资为名向襄阳移动,做好从水路经攻汉中的军事和物资的准备。老将刘洙请命统领水军,赵昺知道其因为在北伐之战中,水军一直用于运兵和牵制、骚扰敌军,没有取得大的战果而耿耿于怀,想借此为水军争取建功的机会。
对于刘洙的这种心情,也可以说是水军方面的求战心切,赵昺很是理解。从前为了保卫琼州,朝廷一直是将发展水军作为首要任务,但是随着蒙元水军被歼灭,而战争也转向对陆地的争夺,步军成为优先发展的对象。这让水军诸将不免担心自己地位下降,进而成为步军的附庸,所以急需一场水战上的胜利来彰显自己的地位。
其实水军将领们的担心是多余的,赵昺清楚当前随着对蒙战争向内陆深入,水军的作用是在下降。但是他志在大洋之上,而非是周边的近海。因此在水军发展方面的投入不是在减少,而是在增加,每年在研制新型远海战船的费用都是以百万贯计的。不过他们暂时看不到那么远,而是担心眼前在战争中的缺位。
赵昺清楚此战说不上是一场大战,而且是在蒙元水军势衰到极点的情况下,发生大规模水战的情况几乎不会发生。但是水军的任务同样很重,他们不仅要承担运兵和输送物资的任务,还要担任打通水路和协助步军攻城的任务。
这也就需要一位作战经验丰富,协调能力强,且精通水步两军协同作战的将领担任指挥。而刘洙担任水军都统已经十数载,水战自然不在话下。且其也经历过协助步军攻广州、战泉州及进入江南后的数次水陆大战,加之其在军中的资历,又是川蜀方面统帅刘师勇的老上司,确是担任此战指挥的恰当人选,于是准其所请。
计议已定,仍然是舆论先行,《帝国日报》首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