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让老百姓可以安居乐业。
且自孟子提倡“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开始,历代王朝都标榜“民本”理念,奉行轻徭薄赋的政策。不过,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历代的赋税思想虽然大都倾向轻徭薄赋,但在赋税制度的运行过程中经常反其道而行之,可以说是屡改屡败,屡败屡改,也没多大成果。最终,轻徭薄赋成为纸面上的政策,百姓的负担依然相当沉重。
而又何为“徭”与“赋”?
所谓“徭”,就是役,这两个字常常连用,徭役是古代平民所要承担的政府派给的无偿劳动。且自周代起,徭役就有赋役与职役之别。
赋役是人们在一定时间内为某种事项所的劳役,如开运河、修城池、修宫殿、修道路堤堰、运输军需物资等,即所谓“力役之征”。
职役是指按照户等高低,轮流征调乡村主户担任州县公吏和乡村基层组织某些职务,也就是为各级地方行政机构承担无偿公职,它比赋役存续的时间更长。
赋就是税,但赋的出现早于税,最早是以包括田赋在内的“贡”为其基本形式。贡即贡纳者必须履行的奉献义务。赋字从武,原指军事上车马军需人力的征调,战国以后,赋与税逐渐混合,常常也指对土地课税,并连用为赋税。
根据文献记载,夏、商、周三代都是定额贡纳制度,征收标准是若干年农业收成的平均数。历史学家普遍认为,这个征收的额度应该是十分之一,也就是著名的“什一税”。后来“十里抽一”这个比例持续了很久。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赋税与徭役被视为基本征课方式,贡退居次要地位,但仍未完全灭失,仍然是百姓的一项义务。
到了周朝,老百姓的徭役和赋税负担逐渐加重。而到了春秋战国,各诸侯国统治者大兴土木、骄奢淫逸。对内实施苛政,大幅增加赋税和徭役;对外不断征伐、鱼肉百姓,导致国库空虚,苛捐杂税随之而来,令百姓无比痛苦。
老子认为,民众为什么饥饿?因为统治者“食税之多”。统治者苛捐杂税太多,老百姓则不堪重压,就没有能力从事生产,改善生活,也就不可能有持续的财富积累。而统治者“食税多”的原因,就是生活奢靡无度。他们讲排场、讲享受,住华美的宫殿,兴建奢华的娱乐设施,美食珍馐、华屋笙歌,消耗了大量的民力民财,老百姓苦不堪言。
因此,要使老百姓免于饥饿贫困,就要轻徭薄赋,减轻老百姓的赋役负担,使老百姓休养生息。轻徭薄赋的根本落脚点应在于控制国家财政支出,而降低支出的落脚点在于统治者控制自己的欲望,对己俭约,对民慈爱,清静寡欲,与民休息。
诸子百家中,儒家“薄税敛”的号召影响最大,成为秦汉以来反复宣扬的财政教条。孔子主张“君子之行也,度于礼,施取其厚,事举其中,敛从其薄”,国家兴办大型工程项目要适中,不能太多,要适合礼的标准,做到“节以制度,不伤财,不害民”。
为此,孔子还曾斥责学生冉求帮助鲁国的季氏聚敛搜刮百姓,他说“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公开表示要大义灭亲。
孔子希望统治者都能像周朝初年那样,农民为贵族耕种公田,公田收入归贵族,商贾则根据其财产和收入的多少而征税。徭役以户计数,免除老人和小孩的服役义务,并照顾鳏寡孤疾的人。关于税率,孔子则主张“敛从其薄”。最好是恢复行什一税率。
孟子从其“仁政”的观念出发,“易其田畴,薄其税敛,民可使富也”。“君不乡道,不志于仁,而求富之,是富桀也。”他也主张征取十分之一的农业税,他还建议“去关市之征”,不征收商业税,而独征农业税。
荀子认为,要想国家安定团结,轻徭薄赋是一条有效的途径。“轻田野之税,平关市之征,省商贾之数,罕兴力役,无夺农时,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