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议完手头的事情,赵昺转到后殿自己办公和休憩之所。此次亲征不仅有倪亮随行保护,还多了郑虎臣协助。他更衣后便叫其进殿问事,而殿中只留一个贴身的小黄门侍候,余者皆屏退于外。
“郑主事,城中现在还安稳吧?”赵昺喝口茶,指指其对面的座位让其坐下问道。
“陛下,城中还好。经过几日的清理,藏于城中的蒙元探子基本殆尽,漏网的暂时也转入暗处,已经成不了气候了。”郑虎臣略一拱手谢过道。
“朕听说昨日有个书生深藏利刃窥视宫城,被事务局拿下了!”赵昺点头言道。
“确有此事,经过讯问是伪朝开封府学的一个士子,其听闻宫城内有我朝高官出入,便在附近伺机行刺。被在宫城外巡视的暗探发现,觉得其形迹可疑就将其暗中擒拿,搜出藏于袖中的短刀,其倒也没有抵赖,只是觉得我朝收复旧都乃是复辟之举,心中不忿而已。”郑虎臣禀报道。
“其只是心中不忿吗,身后可有主使?”赵昺又问道。
“属下亲自问过,不似有组织的行动,而是其个人行为。但出于慎重,属下已令人将与其交好的同学、亲属暗中拿获加以询问,暂时未发现同谋者,可能只是一时意气做出的蠢事。”郑虎臣答道。
“若是只是如此,教训下便放了吧!”赵昺点点头道。
“陛下,其虽未得手,却也付诸行动了,如此处置是否有些草率!”郑虎臣一怔道。
“我们对士子们要宽容些,有容人的雅量,不要让中原士子小觑了!”赵昺言道。
“是,属下遵命!”郑虎臣应道。
“事务局呈上的名单,朕看过了!”赵昺从案上的文牍中抽出一本名册,递给其道。
“陛下,这些人……”郑虎臣知道这份名册上登载的皆是中原地区的所谓名儒大家和名流雅士,他双手接过,展开一看便见名单上皇帝已经圈阅过了,有些迟疑地道。
“这些人虽有名声,在士林中有些威望,但对我朝向来敌视,死于战乱之中还能保住晚节。”赵昺喝口茶轻声道。
赵昺知道有‘秀才造反十年不成’一说,但是也不可轻忽这帮人。历史上的末世,国破之际往往都是这些士人们在主导抵抗运动,却非那些武人。大宋也是如此,在民间领导抗元斗争的多是士人们,他们组织乡勇民兵四处起事,抵抗蒙元的入侵。
而他更知道后世的明朝灭亡之际,许多名儒参与了抗清斗争,他们发动民间团体支持流亡政权,在失败之后又转入地下继续组织抗清。最广为人知的就是‘天地会’了,直到满清建国百年之后,他们依然在活动,可见这些士人影响力之大。
“属下明白了!”郑虎臣点点头肃然道。而心中已然明了,这些被勾签的人等于一脚踏进了阎王殿,他们将在合适的时候举家为国殉节,或是死于兵匪之手,或是亡于逃难途中,总之死的会很‘安详’,甚至会得到皇帝几声叹息,朝廷的追赠。
“这其中的人朕看过了,皆是蒙元敕封的汉侯世家子弟,他们之中虽不乏杰出之人,与蒙元或也有些矛盾,但勾联过甚,纠缠不清,难为我朝所用。”赵昺又拿过一份名册道。
“属下知道如何做了!”郑虎臣接过后并没有再看,他也清楚册中人皆是靠助蒙古人打天下的帮凶,他们虽然已经失去了世侯的待遇,但已然成为世家豪门,把持着地方政权,有着不容忽视的影响力。且与蒙元间存在着深厚的利益关系,想摘都摘不清,不将他们除去将会威胁到日后的统治。
所以郑虎臣对于皇帝的决定,他还是十分赞同的,且杀起这些人来也毫无心理负担。难的是以事务局的能力想要做的彻底,还需借助军队才能办到,而他并无调动军队之权。即便可以私调军队,他也不敢,那可是触及了皇帝的底线。
“朕会给你一道手